孔孟之乡网消息 今年“十一”黄金周,邹城旅游市场持续火爆,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再创新高。据统计,10月1日—7日,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34.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2%,景点经营收入实现38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8%。经初步测算,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485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1.6%。全市旅游经济继续呈现高效、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旅游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特色文化旅游活动精彩纷呈谱写节庆乐章。国庆期间,邹城市城乡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此起彼伏,谱写了全市黄金周节日乐章。孟庙、孟府景区举办的 “孟府诗会”、“孟子弟子文化展” ,峄山景区举办的“梁祝读书处(峄阳书院)揭牌仪式”,文化广场举办的“国庆文化活动周”,豫剧团的城乡巡回演出等一系列精彩纷呈、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全市黄金周旅游市场增加了节日气氛,点燃了市民出游的意愿,引发了黄金周期间旅游活动的热潮。
二、游客结构呈现多元发展格局。今年以来,邹城市围绕旅游市场拓展,加大了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开展了一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先后参加了山东省、济宁市旅游局组织开展的赴济南、青岛、徐州等地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以及2010中国山东(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活动;利用省文博会成功举办的有利时机,积极谋划,精心布展,进一步提升了孟子故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黄金周前夕,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的一线品牌栏目《国宝档案》连续播出有关邹城文物旅游资源的专题片;节日期间面向广大市民继续开展 “邹城人游邹城5元游一景”大型惠民活动。一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的成功开展,使更多的海内外游客了解、认识了孟子故里,树立了孟子故里良好的城市形象和旅游形象,邹城旅游辐射半径逐渐扩大,景区游客结构呈多元化发展格局。今年“十一”期间,前来邹城旅游的外省,特别是南方游客明显增多,众多省外自驾游游客和韩国、日本等海外游客纷纷前来观光游览,外地游客增长60%以上。
三、城乡互动旅游呈现火爆场面。黄金周期间,邹城市城乡旅游交流频繁。去年实施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惠民工程,不仅使全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够全面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同时也满足了市民到东部山区开展生态旅游的需求。黄金周期间,众多市民选择到东部生态地区欢度长假。参与性强、回归自然的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乡村旅游成为邹城黄金周旅游消费的热点。而城市旅游则成为乡村农民过节购物的主要目的地,城乡互动成为旅游的新热点。
四、出游方式呈现自驾游热潮。近年来,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家庭车辆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游客的出游便捷程度不断加强,以自驾车为主的散客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使游客出游方式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今年黄金周期间,全市各旅游景区停车场爆满,周边城市和省外游客成为主流客源,直接拉动邹城自驾车游客比重再创新高,约占全市游客总比重的80% 。
五、旅游活动安全有序。黄金周期间,邹城市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协调配合,确保了“十一”黄金周旅游活动安全、有序开展。9月28日,邹城市政府召开专项会议,对全市“十一”假日旅游各项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邹城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春光带领各相关部门和镇街负责人深入景区进行了督导检查。节日期间,邹城市文物旅游部门始终把旅游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全市各旅游景区加大了安全管理和旅游服务工作,制定和完善了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加大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成立专门的安全疏导和卫生清扫队伍;全面开展细微化、微笑服务活动,为游客提供全面优质服务;局领导班子实行包保责任制,分别深入各旅游景区检查督导旅游安全、服务工作;机关全体人员放弃休息时间实行全员上岗,分别到各景区上岗工作;与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加大了旅游市场联合检查和整治力度,净化了旅游市场秩序;市交警大队抽调警力深入峄山景区现场疏导车辆,维持交通秩序,保障了旅游景区的交通畅通;卫生、公安、工商、消防等部门分别派出工作人员和值班车辆深入各景区做好应急服务工作,保障了“十一”假日期间全市良好的旅游安全秩序,为中外游客创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