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随旅行社组织的团队参观了期盼已久的世博会,圆了世博梦。回来后,同去过世博会的人谈起来,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不去世博会觉得遗憾,去了世博会还是遗憾。有的说:“我一天只看了两个馆,中国馆还没看上。”有的说“世博园那么大,待了一天还没有个整体印象”。其实,这除了与个人参观世博会的期望值过高有关外,也与参观的意义取向和方式方法有关。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看一些馆或者说获得最大效果呢?
内外兼顾。就是在参观馆内的同时,不要忽视或放弃游览馆外。世博园内落户了2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展馆,这还不包括国内各省市区和各大行业系统的展馆,我们不可能在一两天或者几天的时间内将这些展馆内部参观完。但我们可以利用园区内免费的交通资源优势(电瓶车除外),或乘坐世博大道公交车和越江线公交车,或选择轨道交通和水上轮渡,将整个园区展馆的外貌游览一遍。因为这些展馆都代表着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在设计创意,构建技巧、艺术造型和科技含量等方面都展现着独到的亮点。而游览一遍,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相当于参观一个普通展馆内部的时间。我们总不能随波逐流,老想着看展馆内而放弃游览世博园的整体大观。如果是这样,那真的是再遗憾不过了。
东西穿插。即浦东、浦西在参观时段上可穿插进行。浦东A、B、C区以国家馆为主,浦西D、E区以城市未来馆、企业馆和案例专题馆为主,浦东8号门又是参观者较多的出入口。相对而言,浦东区的参观人员明显集中,特别是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为避开这一游客高峰时段,我们可以经卢浦大桥、江下隧道、水上轮渡去浦西区参观,那里参观环境相对宽松,展示内容同样精彩,而且可以亲临目睹世博园内特有的“一桥长虹横跨,一隧蛟龙潜越”这一多维化的立体过江交通的情景,那将会别有一番心情。
冷热调剂。在一些国家馆前常常排着曲折迂回的长长队伍,被认为是“热门馆”,有的光排队就需要二、三个小时,有的甚至六、七个小时。我们可以粗略地算一下时间账,按上午九点半进入园,晚上11:30出园,总的时间是14小时,除去游览馆外的时间和吃喝休息的时间,多说还有10个小时,如果我们只一味的追逐“热门馆”,那么一天下来也就是看三、四个馆或者二、三个馆。因此,当看到游客比较拥挤的“热门馆”时,我们不要盲目跟从,可以先咨询一下工作人员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然后选择其他一些人员相对冷清的馆,如非州联合馆、亚州联合馆以及其他专题馆。
夜以继日。看世博,无论如何不能放弃晚上。晚上温度低些且人员少些,更重要的是以光声动为突出特色的场馆更能给您以视觉享受。当夜幕降临后,五彩缤纷的灯光、火树银花把黄浦江及两畔的世博园装扮得异常美丽和迷人,霓红灯布阵下的 “东方之冠”中国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和设计理念,显得更加壮丽辉煌。如果你不厌其乏,登上总书记宣布开幕的世博文化中心,俯瞰黄浦江畔和整个世博园的夜景,你会感到犹如进入童话般的世界。
总的来说,只要我们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尽量做到早进晚出,以 “导览图”为向导,妥善摆布好诸多矛盾两个方面的关系,就能收到理想的观赏效果,而不会觉得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