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发展旅游业涉及的领域多、范围广、效益大。实现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旅游业是服务业的先行产业”发展要求,必须结合我市实际,围绕“大”字做文章,这既是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也是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坚持整合统筹 策划大项目
大项目建设是旅游产业扩容提质的重要途径,大景区建设是旅游资源整合的重要抓手。要坚持大规划,引进大企业,上马大项目,建设大景区,打造济宁旅游产业集群。
突出资源优势编制大规划。要将全市旅游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作为一个个特色项目来规划。聘请专家开展旅游资源调查和价值评估,梳理整合我市特色旅游资源;严格落实《济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根据我市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实际不断修订完善;加快各县市区旅游总体规划和重点旅游项目专项规划的编制,围绕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要素,将各个特色旅游项目科学包装设计,引进战略投资商。
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大集团。要研究招商优惠政策,创新投融资机制,敢于和市场、企业分享利益,采取入股合作、股权拍卖、兼并收购、承包租赁等市场运作方式,吸纳大集团、大财团、大企业等重要战略投资者,特别是要大力引进有丰富经验、有营销团队的知名旅游企业来济宁投资项目。要充分利用各种会议、会展、会商、经贸洽谈、交流合作等机会,广泛推介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参与我市旅游项目开发。
统筹规划开发旅游大项目。严格按照《济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坚持项目带动,建好大景区。重点是要强力推进纳入国家、省市扩大内需盘子的大项目建设,建好宝相寺、南阳古镇、微山岛、水浒文化主题公园、西侯幽谷、梁山景区、尼山景区等过亿元的大项目。做好全球孔子学院总部、国际青少年研修交流中心等项目启动的筹备协调工作。
突出行业龙头打造大景区。要依托曲阜、邹城景区知名度高的优势,着力推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力争将曲阜打造成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通过培育孔子旅游集团、宝相寺旅游集团等依托于优势资源的龙头旅游集团,统一规划、统一融资、统一开发、统一营销、统一管理,并逐步将各县市区旅游景观纳入全市大景区范畴。
打破区域制约 推进大整合
区域整合是旅游产业竞争取胜的内在动力,形成本地资源优势是旅游资源整合的重要目标。要从大局着眼、大处着手,整合本地文化、生态资源,多方式、多渠道开展旅游区域合作。
整合相关产业。做好产业融合文章,联合相关部门,不断研究制定促进旅游发展的措施。协调文化部门尽快出台我市《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意见》,推动文旅融合;将旅游开发与新型工业化、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工旅融合、农旅结合;依托济宁城市大型广场、城市公园发展城市休闲旅游,推动城市与旅游融合。
整合旅游线路。主动对接客源市场,对外融合,对内整合。积极利用京沪高铁在曲阜设立停靠站、济徐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曲阜机场开通多条航线的契机,与各县市区和周边地市整合推出 “山水圣人”、“山海圣人”、“齐鲁文化”、“水浒旅游”、“宗教旅游”、“中华成人之旅”等主题旅游线路,完善以曲阜三孔为龙头,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以宗教祈福、休闲生态和运河之都为重点的旅游空间布局,广泛吸引枣庄、临沂、徐州等周边城市游客前来开展“周末游”等活动,主动融入淮海经济圈。
整合管理体制。继续探索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和景区经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作用,跨行政区域、跨行业加强协调,推进旅游部门与相关部门、市区和县市区协作。建立旅游与文物、宗教合一的管理体制,实行景区经营权转让,建立景区“三权”分离试点。各县市区要打破条条框框,摒弃部门利益,集中力量,集中资金,整合开发好旅游资源。
推进产品升级 实现大转型
产品转型是旅游产业吸引游客的先决条件,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济宁旅游发展方式的重要依托。要深度挖掘资源内涵,推动旅游产品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观光游向观光、娱乐休闲游转变。
明确定位,打好文化牌。继续深挖掘我市旅游资源独有的文化内涵,依托三孔、两孟、太白楼以及宝相寺、微山湖等景区景点,开发中华民族寻根探祖游、未成年人修学教育游、诗歌旅游、朝圣祈福游等产品,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接受文化熏陶。
科学开发,打好生态牌。全面盘活峄山、微山湖湿地、泉林泉群、微山岛、农高园、北湖等国家级以及其他省级生态资源,开发湿地漫步、湖上体验、泉林戏水、避暑休闲、高科技体验等旅游项目,做成绿意盎然的生态产品,使游客在感受自然风光的同时陶冶性情。
顺势而为,打好休闲牌。统筹规划兴隆庄煤矿、孔府家集团、微山湖水街、休闲渔业基地、垂钓休闲中心等休闲娱乐福地,开发拓展训练、漂流体验、登山露营、垂钓休闲等旅游项目,做成时尚高雅的休闲娱乐产品,使游客在得到全面放松的同时愉悦身心。
整体包装,打好民俗牌。整合仿古串街表演、渔家婚礼、峄山古会、梁山斗羊、斗鸡等民风民俗,开发古乐舞表演游、渔家婚礼体验游、逛庙会、宋江点将等游客参与性强的项目,做成别具一格的民俗游产品,使游客在体验民风民俗的同时体会到参与乐趣。
开展品牌营销 打造大产业
大品牌打造是旅游产业抢占市场的成功要素,打造济宁旅游品牌是宣传济宁旅游目的地的关键。要创新营销手段,打造特色品牌,扩大济宁旅游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拓延节会品牌。要精心组织策划好一系列主题营销活动,继续办好国际孔子文化节、中华文化母亲节、梁山水浒文化旅游节、汶上太子灵踪文化节等特色节庆,依托特色饮食办好孔府菜论坛、大运河美食节,开发我市丰富的桃花、荷花等资源,举办系列游湖赏花节庆活动,以多种多样的节庆活动兴旺旅游人气,推介特色产品。
拓宽宣传网络。建好济宁旅游资讯网和体验网,将全市景区景点打包进行网络宣传。征集全市旅游形象宣传口号,设计旅游形象标识。指导饭店、旅行社、景区、购物点开展网络营销,在各旅游网站制作上传企业形象宣传片、宣传广告、宣传口号,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等主流媒体进行做好密集报道和系统宣传合作。
拓展客源市场。利用2010年“全市旅游宣传促销年”的契机,由市旅游局牵头,联合宣传、商务、文化、招商等相关单位,统一策划组织各景区景点、旅行社、宾馆,前往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徐州、临沂、台湾等重点客源城市和地区,主动融入华东儒家文化圈,巩固港澳台、东南亚境外传统旅游市场,开拓美国、俄罗斯等国际旅游市场。采用举办旅游交流年活动、经贸洽谈、航线开通促销、捆绑营销、主题旅游推介等多种方式方法,强力推介我市丰富的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