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体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6月23日至24日,市委常委、副市长侯端敏率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相关负责人,赴泰安、枣庄两市考察学习旅游产业项目。考察后接着进行了座谈讨论,深入学习泰安、枣庄两市发展旅游产业的先进经验,深刻查摆我市根本差距,认真研究下步发展措施。
近年来,泰安市注重发挥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优越的优势,大力引进新上旅游项目,方特欢乐世界、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大型实景演出、泰山花样年华景区等项目相继隆重推出,拉长了旅游产业链,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枣庄市则紧紧围绕 “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城市品牌,以水乡为魂,以运河为线,全力打造 “两大龙头、五大节点”的旅游整体发展格局,重建台儿庄古城,启动枣庄二日游,拉长旅游产业链,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文化旅游产业渐成战略支柱产业。
侯端敏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泰山桃花峪游人中心、环山路旅游观光带、方特欢乐世界和台儿庄古城等地,观看了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实景演出,对泰安市、枣庄市近年来旅游产业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予高度评价,希望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要认真吸取借鉴两市的成功经验,紧紧围绕 “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增强机遇意识,把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和“转方式调结构”的先行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项目建设,多方引进人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旅游项目,推进全市旅游产业再上一个新水平。
一是突出规划衔接。做好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通盘考虑,强化旅游专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规范城市公共服务对旅游功能的支撑,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把旅游放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位置。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上确保和提升旅游部门参与决策的权限,在部门支持上推进旅游局和其他委办局建立协作议事机制,从资金扶持上继续提高对旅游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二是突出产业招商。旅游业是高度开放的产业,单靠我们的自有资金、自身实力,很难启动和完成大规模的旅游开发,靠大联大是实现旅游业突破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应把旅游产业招商作为全市招商引资的重要板块,围绕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要素,深度包装优质旅游资源,策划论证一批层次高、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招商活动,大力推介像微山湖、宝相寺、圣地尼山和梁山水浒文化主题公园等体量规模大、发展前景好、需要大投资大开发的旅游项目,通过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合作,促进旅游业实现规模膨胀、品质提升。主动加强与国内外旅游大企业集团或管理公司的联系,争取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投资主体,来济宁开展战略投资,重点做好无锡灵山、港中旅等大企业大集团来济宁开展战略投资。
三是突出文旅融合。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才能不断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市文化资源十分丰厚,应进一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大旅游推进大融合,以大融合建设大产业,以大产业促进大发展。建立文化、旅游部门的协调工作机制,打造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高水平创作优秀的影视作品,积极推进文化演出进景区、进酒店,以丰富旅游者娱乐生活。从提高体验性的角度来设计旅游产品。改变修古城、建古庙等传统的文化旅游发展路子,利用现代高科技和独特的创意,设计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宗教文化、水浒文化的体验中心,充分运用动漫、虚拟现实、多媒体展示、声光电等手段,增强游客的参与性、娱乐性,提供全方位的身心体验。科学开发和利用文体设施,文体设施更加注重选址的科学性、功能设置的适度超前性、建筑设计的艺术创造性,使其兼备旅游功能。挖掘运河文化资源,恢复运河总督衙门,重修太白楼,建设运河文化博物馆、玉堂酱园博物馆等,发展壮大城区旅游,使其成为支撑“运河之都”的主景区和重要载体。
四是突出整体营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不能单纯依靠景点的吸引力,需要整合全社会的资源,打整体战,形成整体竞争力。借鉴省旅游局“联合推介、捆绑营销”经验,整合品牌宣传,对县市区、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予以扶持,对我市各县市区及旅游企业在外地做旅游形象和推介,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和支持,调动企业促销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大宣传氛围。切实增强大旅游意识,整合旅游线路,进一步创新思路,扩大联合,积极支持重点旅游线路开发,靠线路整合旅游资源。重点打造孔孟旅游线,尽快解决孔孟分离的局面,将两大资源整合起来,使济宁成为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和世界儒家文化体验中枢。加快推进佛教文化旅游线路建设,打造以宝相寺为主体的中都佛苑旅游区,启动以兴隆寺为主体的兖州佛教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形成汶上——兖州佛教文化旅游带,使之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佛教文化旅游区。着力打造河湖旅游线,以济宁城区运河之都、南阳古镇、南旺分水龙王庙为重要节点,打造运河旅游带,把运河旅游做特做大做强;加快微山湖旅游综合开发,发展生态休闲和体验旅游,形成河湖旅游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等产品。积极推进中华成人之旅旅游线,让游客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学习儒家思想的精髓。同时,主动对接山水圣人、山海圣人、水浒旅游等线路,搞好区域联合,实现双赢、共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区域合作,打破以往各县市区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局面,全面整合我市旅游资源,合理安排旅游要素,实现县域间的联动格局,走县县联合、景景联合、联合宣传促销、共同开拓市场的新路子。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高端客源市场的互动,深化协作,做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线路互推、政策互惠,打造无障碍旅游区,最大限度地放大旅游资源的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项目建设,多方引进人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旅游项目,推进我市旅游产业再上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