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世博会的召开,临沂市将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推介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
为进一步加大对蒙山沂水演出的宣传力度,临沂市把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纳入了全市二日游、三日游精品线路,并分别在长三角和京津冀重点客源市场共30个城市开展了大规模集中宣传推介。
临沂市旅游局副局长王建华表示,临沂市将借助《蒙山沂水》荣获“全国荷花奖组委会特别奖”的品牌优势,紧紧抓住上海世博会有力契机,充分利用“观世博、游山东”、“观世博、游临沂”活动的启动,积极宣传,大力推介《蒙山沂水》,力争在5至10月世博会期间,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临沂观看《蒙山沂水》,使全市接待国内游客在1800万人次计划目标的基础上,新增200万人次,达到2000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在6万人次计划目标的基础上,新增2万人次,力争达到8万人次。
演员走到观众身边互动
经过三次改造提升,4月30日晚上,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2010演季拉开大幕,改造提升后的《蒙山沂水》有何亮点和突破?
亮点一 演出精炼 主题突出
在2009 演季中,《蒙山沂水》由五部分组成:序幕《山高水长》、第一幕《地灵人杰》、第二幕《热土情深》、第三幕《放歌沂蒙》和尾声《山情水韵》。
相对于上一个演季,经过改造提升后,今年的演出更加精炼,由原来的五部分改为三部分,即《山高水长》、《热土情深》、《大美临沂》,将临沂的厚重历史、红色文化和大美临沂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临沂厚重历史的展现较以往更加凝练,沂蒙红色主题更加突出,对大美临沂的深情咏叹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开场序幕过后,在婉转、清丽的鸟鸣声和梦幻般的人间仙境中,凤雀开屏迎宾朋,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王羲之的书圣风范被艺术地升华和呈现。随后,在雄浑、激越的战争氛围音乐中,沂蒙人民参军、拥军、支前的场景再现,火线桥、乳汁救伤员、送郎送子去参军等动人场面谱写了血乳交融、鱼水相依的华丽乐章。灯闪霓虹,伴随动感、现代的音符,老区换新颜,一个开放、富裕、美丽、和谐的大美临沂展现在观众面前。
改造提升后的演出重点凸显了第二部分,更加突出的红色主题以美轮美奂的艺术形式,集中展现了沂蒙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
亮点二“凤雀”来仪“开屏”迎宾
在4月30日晚上新演季的首场演出中,有些环节让现场的观众感到格外惊喜:以前只能在看台上远远地看演员表演,现在演员却走到身边,与自己“亲密接触”。
在演出第一部分“凤雀来仪开屏迎宾客”的歌声中,一只只“ 凤凰” 悄悄“飞”到观众席的过道上,起初一些观众以为是演员准备通过观众席进场演出,没料到随着音乐声,“凤凰”们竟然在自已身边翩翩起舞,让观众们大为惊喜,现场瞬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演出接近尾声时,更多的演员来到观众席上,轻快的舞姿将演出最后再次推向高潮,与观众们互动,直至演出结束。
“配合着‘凤雀来仪开屏迎宾客’的歌声,这样表演更让人感觉到临沂的好客。”观众王先生由衷地说。
据了解,增加了大型互动环节是此次改造提升的突破之一,不仅让演员从观众中走出来、走向舞台,而且在演出高潮阶段,让演员走下舞台,与观众互动,以一种极高的礼仪表演迎宾场面。
亮点三 场景震撼亦幻亦真
腾空而起的巨大水幕、绚丽多变的灯光、亦真亦幻的舞台背景……不论是凤雀开屏的人间仙境,还是沂蒙人拥军支前的真实场景再现,一幕幕似梦幻、又似真实的场景让观众深深震撼。
现场有不少观众曾经观看过2009演季的《蒙山沂水》,新的舞台效果让他们又“惊艳”了一番。“去年的灯光效果就不错,今天看感觉比以前更震撼更有冲击力了,比如‘草船借箭’那一幕,由演员扮演的稻草人,和灯光打出来的船结合在一起,十分逼真。”市民孙小姐赞叹道。
经过对舞台、灯光等硬件进一步改造提升,2010演季的演出效果更加现代、丰富,舞台效果更加美轮美奂,对舞台背景作了进一步的美化、亮化,视觉冲击力更加强烈。
此外,改造提升中,还压缩和更换了部分演员,使演出队伍更加精干;在演出服饰上,设计了多种去年没有过的演员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