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旅游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省旅游局关于发展信息工作的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全市旅游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在省旅游局信息报送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为今后的旅游信息工作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树立了孔孟之乡——济宁旅游的良好形象。
政务信息保质保量,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信息工作是各级领导掌握情况把握旅游形势的 “窗口”,发挥着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2009年我市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准确把握旅游发展改革的趋势和任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重大决策和旅游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准确、及时地向省旅游局、市委、市政府报送信息。在政务信息报送工作中突出反映重要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动态服务,突出加强经验类信息的选编,为创造性推进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突出加强预警类信息的调研,为领导科学预测加强防范提供超前服务,突出反映工作实际问题,为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矛盾提供深度服务,突出信息质量效能,为领导快速掌握情况把握问题实质提供高效服务。政务信息保质保量,反映我市旅游事业的新思路、进展情况以及发展过程中的有关经验和问题,为各级领导了解情况、科学决策、指导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快网站建设步伐,构建信息网络新平台。投资数十万元启动了济宁旅游 “两网一库”的建设。 “两网一库”包括改版济宁旅游政务网、新建济宁旅游资讯网和济宁旅游数据库,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发挥网络时效性和便捷性的作用,全面提高旅游电子商务、网络促销等信息化应用水平,对优化我市旅游产业结构、整合旅游要素资源,促进旅游细微化服务,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发展起到引擎和加速器的作用。济宁市旅游政务网凭借丰富的内容和较高的社会关注度被评为济宁市2009年度文明网站,新版旅游政务网正在测试运行中。
注重旅游宣传促销,打造强势宣传阵地。积极发布网络旅游动态信息,基本保持济宁旅游政务网信息每天更新。近年来发布旅游信息数十万条,积极大力宣传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并被中国旅游网、山东省旅游政务网、济宁市政府信息网、济宁新闻网、东方圣城网、大众旅游网等多家网站和报刊电子网页转发,充分发挥了网络的强大宣传作用,为济宁旅游造势,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宣传阵地。办好 《济宁日报》上的旅游专版,营造全社会关注旅游、支持旅游、参与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和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全市旅游业发展环境,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旅游业的关注度。
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旅游信息化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旅游信息化工作只是一句空话或仅仅是低水准的信息化。市旅游局通过 “千名人才引进计划”选拔了三名研究生充实到旅游信息工作队伍中,同时注重信息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使旅游信息工作渗透到旅游工作的每个环节,保障了旅游信息工作高水平地健康发展。因工作突出,市旅游局信息中心被济宁市妇女联合会评为三八红旗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