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260万人次,增长15%;实现旅游总收入170亿元,增长18%。
2、全市在建旅游项目42个,总投资176亿,其中过亿元的有35个。全市旅游招商项目库中,10个过10亿的项目纳入全市开放招商百个重大项目和省旅游局推介盘子,24个项目纳入全省旅游重点库,4个项目争取到国家扩大内需资金的扶持。汶上中都佛苑争取到3个亿的政策性贷款,南阳古镇综合开发争取2.8亿国家扩大内需资金扶持。
3、全市新增9处A级景区,其中AAAA级景区2处,AAA级景区5处, AA级景区2处。目前,我市共有5A级旅游区1处,4A级旅游区6处,3A级旅游区9处,2A级旅游区6处。
4、新增11家星级饭店,其中1家酒店四星,7家三星级酒店,3家二星级酒店。全市星级酒店总量增至53家,其中四星级5家,三星级33家。同时,新增4家金叶级绿色饭店, 4家银叶级绿色饭店,6家星级餐馆,新增11家旅行社,全市旅行社总量增至121家。
5、微山南阳镇等5个乡镇被评为山东省旅游强乡镇,泗水水泉村等5个村被评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任城区长沟葡萄园等3家单位被评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6、济宁旅游“一卡通”加盟景区扩容,增至28个加盟景区,设立40家销售点,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认可和广泛好评。
7、在全国、省市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中,5项作品获得金奖,6项获银奖,6项获铜奖,5家单位获得2009-2010旅游休闲购物十佳品牌。
8、19家企业受表彰,被授予“山东省诚信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曲阜“三孔”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旅游标准化服务,有5家星级饭店和旅游服务接待单位被评为“全省服务名牌企业”。
9、举办孔子文化旅游高峰论坛,12位专家围绕“孔子文化旅游”主题,就济宁旅游发展总体思路,重大项目与产业布局、形象打造、产品开发、资源整合以及企业发展等课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交流,为济宁旅游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10、办孔子文化节、汶上太子灵踪文化节等10个节庆活动。太子灵踪文化节活动期间,两岸三地的高僧、知名佛教界人士及游客云集,单日接待人数最高突破28万人次。
11、广州、中山、深圳和东莞等4个珠三角城市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赠送我市重点景区门票近2万张,总价值40余万元,并与当地旅行社达成旅游合作协议100余份。组织临沂、日照“山海圣人线”旅游联合体赴长三角地区开展宣传促销活动,途经江苏、上海、浙江、安徽4个省、市,总行程4000余公里,分别在连云港、南京、常州、无锡、苏州、上海、杭州、合肥、徐州9个城市举办了专场推介会,共散发宣传资料3万份,签订旅游协议500余份。
12、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十多期,直接培训人数达3000多人次;今年报考导游的人数为887人,中级导游人数报考增至118人。咨询中心接待、受理旅游咨询、投诉等业务20000余人次。组织100名中级导游人员参加旅游突发事件应对培训班,提高了导游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举办了“济宁市首届职业导游风采大赛”评出“冠、亚、季军”奖,“济宁市十佳导游员”奖、“济宁市明星导游员”奖、“最佳口才”奖、“最佳才艺”奖和优秀组织奖。我市培养的导游员宋美臻在“山东省首届导游技能电视大奖赛”中,获得“山东省首届导游技能电视大奖赛冠军”、“山东省导游形象大使”、“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