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嘉祥县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打造精品景区为目标,大力度整合旅游资源,高标准编制旅游规划,全方位优化发展环境,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开展,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游客接待同比增长23﹪,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8%。
出台政策 扶持旅游业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重点培育,作为提升县域形象、转变发展方式、拉动经济增长的切入点抓好抓实。为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嘉祥县出台了 《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决定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作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促销和相关奖励性资金,扶持精品线路和旅游商品的开发,加大对旅游产业的导向性投入,为旅游业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编制规划 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5月中旬,《嘉祥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会在嘉祥县祥城宾馆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山东三地的评审专家组成评审组,对规划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明确了以吉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发展定位,确立了“三轴三圈两园”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同时,武氏祠—青山—曾庙景区、乡村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萌山景区、滨河景观带修建性详细规划也已圆满完成,作为旅游发展的规范性文件,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制定为加快旅游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指明了发展方向,确保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抓项目 促进旅游业跨越发展
为做好武氏祠景区开发建设,嘉祥县委主要领导多次亲临现场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把武氏祠景区作为全县景区开发的突破口,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武氏祠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借助临近机场的优势,积极规划建设通往机场的迎宾大道。
今年嘉祥县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依山建城、一山一色,适度东移、提升老城”,为发挥城中有山的优势,着力打造“休闲山城”,把萌山开发列为全县重点项目,计划投资4亿元,利用3年时间把位于城区中心的萌山建成“旅游山”、“文化山”、“不夜山”。萌山的开发建设将大大提升城市旅游功能,持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自今年2月萌山开发建设启动以来,各项建设工程有序推进。目前,前期引水上山工程和山体绿化工程已全面完成,道路及景点建设正在进行。
滨河景观带建设项目是嘉祥县城区景观建设的重点工程,计划总投资2.4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河道清淤980米,砌石护坡基础、墙体砌筑2800米,土方开挖26万立方米。年底前计划完成绿化、城市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工程以及湖面扩挖。
国际旅游商品交易中心是嘉祥县为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增强旅游商品在旅游环节中的重要地位而规划建设的重点旅游项目。该项目由浙江千足集团公司投资建设,占地1100亩,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周期5年,总投资13亿元,分三期实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鲁西南地区门类齐全、设施完善的旅游商品集散中心。目前已完成投资5亿元,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
新机场路是连接济宁市区到机场的主要干道,也是一条绿色景观大道。工程设计以草、花等植物合理搭配,达到四季有花,四季常绿,园林特色和森林景观相互协调的艺术效果。全路嘉祥段绿化面积为24万平方米,105国道两侧各绿化8米,全长12公里,绿化节点1个。目前,工程已完成绿化90%以上。绿化后的新机场路将会形成一条绿树成荫、层次分明的绿色景观大道。
强化宣传 提高旅游产品知名度
嘉祥县结合实际,依据产品特点,细分市场,突出重点,广开渠道,通过策划活动、参加宣传促销会、邀请省市媒体拍摄专题及知名人士参观访问等手段,借势借力进行宣传促销。
积极策划大型宣传活动。青山庙会期间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嘉祥民俗展演活动;借助台湾国民党副主席曾永权到曾庙寻根祭祖时机,举行了曾庙祭曾活动;专门邀请词坛泰斗乔羽参观访问武氏祠,亲笔题字“中华瑰宝”,大大提高了武氏祠的知名度。省市县各级报刊电台网络媒体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嘉祥各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积极参加国内宣传促销活动。今年4月,嘉祥县旅游局招商组随同济宁、临沂、日照三地旅游局组织的“山海圣人线”旅游联合体赴长三角地区开展系列旅游宣传推介活动;5月中旬又赴烟台参加了2009年北方旅游交易会。在两次大型活动上共散发宣传折页、光盘等资料1万多份,积极推销了全县旅游资源和产品。
利用省市电台、报刊及网站大力宣传旅游资源。邀请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组制作了武氏祠汉画像石专题并进行了展播;邀请新华网《精彩地方》栏目组到各景点进行了拍摄,以曾子孝文化为主题制作了《中国孝城》专题片,长期播放;邀请济宁市电视台制作了旅游景点专题,齐鲁晚报、济宁日报等报刊也对嘉祥旅游给予了专题报道。同时还开通了旅游文物网站,在机场及周边制作安装了宣传牌,全面展示嘉祥旅游新形象。
(作者系嘉祥县旅游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