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近年来,微山县委、县政府不断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论,提出“以水为魂·全域旅游·全景微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红线转变为生态红利,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把文化底蕴转变为创新动力,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成效显著。
把生态红线转变为生态红利
微山县境内的微山湖面积1266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上世纪80年代,微山湖密集的网箱、来往的餐船及造纸、化工、印染等小企业密布,污水不经处理直排入湖,一湖清水染成“一缸酱油”。
自1997年起微山县开始南四湖水污染防治,淮河流域零点行动启动,关闭了五千吨以下的小造纸厂,工业企业配齐了治污设施。2003年开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实施,微山县清理了19.4万亩网箱网围,并划定红线,南水北调核心区15公里以内不允许上污染项目,500米以内划为禁养区。
经过不懈的努力,2012年开始,微山湖内的5个国控点位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基本恢复到上世纪70年代水平,一湖清水终于回来了。水质的改善给湖区渔民带来了真真切切的经济实惠。清洗干净脚底板上的泥沙,徒步上岸的渔民,抄起做原生态鱼宴的老把式,万亩荷花的美景,唾手可得的湖区的野味,加上地道的微山水乡味道,给游客带来了更为原生态的体验,与日俱增的游客,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吃起了“旅游饭”。说起这些,渭河村党支部书记孙茂东感触颇深。这个常年在湖上漂泊的渔村,在污染严重时,捞不到鱼虾不说,连生存都困难。而现在一湖清水,鱼丰景美。他们建起的水上一条街,客人络绎不绝,成为微山湖区著名的水上景点。
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俗话讲,靠湖吃湖。县域经济的发展与转型,依托的还得是地方资源。浩淼的微山湖,文化丰富,鱼米之乡。围绕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微山县以打响“微山湖人家”为动力,以建设“世界最美湿地公园,中国北方休闲名湖”为目标,坚持“以‘红’为线,以湖为景,以岛为家,以富为本,公司化运营”的定位和“湖区观光、岛上度假、渔村休闲”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顺利完成了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微山县依托各乡镇的基础条件、资源特色,以旅游休闲要素聚集为中心,整合推进了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在全县形成了微山岛景区、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南阳古镇景区、微山湖游艇小镇、欢城二级坝湿地景区、独山岛景区六大主干景区和伏羲庙、仲子庙、欢城东大农业休闲观光园、张楼湖陵寺、韩庄郗山五大文化景区及沿微山湖湖岸线的乡村旅游景观带。做好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工作,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
同时,微山县重点打造了以微山岛谢楼、两城独山湖东村、欢城东村等为代表的采摘园,以王苏白为代表的现代观光新村、以猛进为代表的休闲观光养生村、以渭河为代表的渔家水街村、以马口村为代表的微山湖渔家村、以小卜湾为代表的湖上乐园村、以大官村为代表的渔家民宿村等,十多个特色乡村旅游示范村相互链接,形成湖区居民共同发展的经济依赖区,每个村用自己的特色吸引了八方来客。
把文化底蕴转变为创新动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让文化吸引游人,光靠传说是没有吸引力的,必须让文化变成物体,实实在在的展现在人们眼前,才能吸引游客。近几年来,微山县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大力实施微山湖文化向文化微山湖转变工程。围绕红色文化,微山县建设了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纪念园,园内竖起了纪念碑,开辟了展室,竖立了英雄群雕,把英雄们的事迹一件件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依据历史文化,建起了微子文化园、张良文化园,规划建设了仲子庙、伏羲庙等。充分发挥民间力量,收集民间收藏家的藏品,建设了微山湖博物馆、微山湖民俗博物馆、鲁南民俗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充分展示了微山湖的文化魅力,为游客游览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
为展示微山湖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来微山湖旅游。微山县已连续举办了23届微山湖荷花节,以荷为媒,宣传微山,推介微山。通过连续不断的宣传,微山湖荷花节已成为一个知名品牌,深入人心。微山县在每年不同季节还举办了芦苇节、采摘节、游园节、骑行节、螃蟹节、大学生旅游节等,常年举办的节庆活动在10个以上。
微山湖有鱼类78种,水生植物213种,鸟类209种;物产丰富,日出斗金。水中的千亩、万亩荷花,接天连日,每年夏季吸引无数游人前来观赏,满湖的芦苇郁郁葱葱,成为天然屏障,当年,为沿湖铁道游击队等抗日武装做出了贡献。成群的鹅鸭,每年产蛋500多万枚。对于这些物产,微山县有关部门都把它赋予文化的元素,开发出系列产品,然后转化成商品出售。目前,仅荷叶一项就开发出了荷叶饮料,荷叶茶,荷叶装饰画等10多个品种。吉林人殷广山,被微山湖大面积的荷花所吸引,来微山开发了荷韵系列荷叶装饰画,获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并被批准为山东省旅游商品开发基地。叶旭创办的荷乡手工艺厂,研制开发了以芦苇画为主的系列产品,供不应求。微山湖“龙缸”牌松花蛋不仅成为游客来微山湖的必买商品,而且出口国外,畅销不衰。经过政策扶持、市场引导,以微山湖特产为主加工的旅游商品已达10多个种类,100多个品种,满足了游客来微山湖购物的需求。
2017年1-9月份,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43.8万人次、增长8.1%,实现旅游消费总额36.2亿元、增长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