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3月21日,济宁市全市乡村旅游培训班暨八喜旅游网市场营销讲座在经纬大厦举行。
此次培训邀请了山东大学乡村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省旅游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晨光教授,八喜旅游网乡村旅游事业部CEO、“千万市民游乡村”协调小组负责人刘恪麟分别就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乡村旅游营销的互联网创新等进行了专题讲座。各县市区旅游局分管负责人、已入驻平台的乡村旅游点负责人、重点旅行社负责人参加了培训。讲座由济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调研员张兴春主持。
“乡村旅游不再是所谓的去乡村体验采摘、吃个农家饭等,更多的是体现在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顾客需求,推出具有独特印象的乡村旅游产品。”王晨光教授表示,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定位准确,找准顾客群与竞争者,需求所在,就是市场的位置所在,要寻找与界定产品的目标市场,形成多元化的消费市场。其不在于设备功能有多么的高大上,而是在于有多少的附加价值,要做到产品、价格、渠道、服务、促销、沟通、品牌到位,实现目标市场营销,即瞄得准、打得狠、拿得下。
张兴春表示,此次培训是为省旅发委近期即将开展的“结阵出征,向乡村出发—千万市民游乡村”做好前期筹备工作,促进景区、乡村旅游点、旅行社、电商平台等经营主体工作协同。张兴春强调,当前正值春季乡村旅游旺季,有关县市区也相继举办了赏花活动,大量的市民游客纷纷涌向乡村旅游点,希望与会人员积极主动的支持配合八喜旅游网的工作,将培训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各自的工作实践中去,既要做好线上线下的宣传营销,更要提升标准、规范服务、抓好安全,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旅游环境。
据悉,据了解,截至目前,济宁市乡村旅游景区、特色民俗村、休闲农场、采摘园等各类乡村旅游景点400余处,可提供住宿、餐饮等接待服务的农家乐850余家。为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业,该市将乡村旅游纳入《济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济宁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重要发展板块,编制了《济宁环城市休闲游憩带规划》,先后出台了《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济宁市乡村旅游示范单位评定办法》,制定了乡村旅游示范标准,自2015年起,累计从全市旅游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列支市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430万元,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曲阜市文化国际慢城将儒家文化融入到慢城建设中,以九仙山、石门山”“两山”为重点,以山、水、田、村“四要素”为生态格局,打造田园风光,加快村庄改造,建设完善慢城绿道,构建了慢生态、慢生活、慢旅游、慢交通四大系统。邹城市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成功建设了九山古村落、绿鑫春生态庄园、梦幻海洋水世界等项目,成功打造了上磨石岭、石古墩村、北齐村等一批特色民俗村。梁山县充分挖掘龙山文化、运河文化、古村落民俗等文化内涵,以农家休闲、乡土美食、郊野体验为核心,精心打造了了梁山农家寨农耕文化主题旅游精品项目。同时,积极引导各县市区依托资源优势,实施资源整合,高标准策划、包装和打造“邹东深呼吸”、“泗水赏花汇”、“大美微山湖、休闲到渔家”等乡村旅游精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