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旅游局与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在这个《规划》中,提出在全国建设200个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济宁市微山县境内的微山湖名列其中。微山湖生态旅游建设上升到国家规划,为微山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指明了方向。在学习《规划》的同时,结合微山实践,笔者认为:应建设文化与生态相融合的微山湖旅游圈,促进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应在下列几点着力。
强核。文化是旅游的核心,是最有力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微山湖文化底蕴深厚,独具特色。渔家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源远流长。微山因湖而设,依湖而建,境内的微山湖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其生态魅力全国领先,是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其生态文明体现了许多文化元素。但要实现这些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必须强化规划引领的作用,用规划体现文化的核心地位。目前,微山湖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山东省首批风景名胜区,但规划繁多,各自为战。要变资源为资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做到多规合一,在保护好、建设好微山湖的前提下,突出旅游这条主线,聘请著名策划机构做好规划工作,统筹、健全、完善微山湖规划体系。
建圈。微山湖旅游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微山岛、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南阳古镇、欢城二级坝湿地等景区景点。但仍存在景区景点数量偏少,基础设施欠缺,经营粗放,缺少旅游体验项目,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因此,要树立“以水为魂,全域旅游,全景微山”的旅游发展理念,围绕“湖上观光、岛上休闲、渔村度假”的旅游发展模式,按照规划要求,全力推进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接地气、差异化、足以震撼市场的“王牌景点”和“拳头产品”,提升微山湖旅游圈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做好市场营销工作,打响做靓微山湖品牌。
连片。微山湖面积1266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第一大淡水湖,水域辽阔,风景秀丽。在景点分散的情况下,必须做好连片工作,开展一日游、二日游。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连片工作应该坚持“以点串线,以线穿面”的原则,把景点串成旅游线路,而条条线路编织起来,就把整个微山湖贯穿了起来。实践证明,要做好连片工作,实现微山湖多日游,必须建立资源统管体制和共享机制,打破条块分属,组建微山湖旅游集团,实行公司化运作,建立健全市场机制,才能让微山湖旅游驶上快车道。
提升。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每一个要素都体现了服务的要求。因此,在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必须切实抓住抓好提升环节。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完善道路、码头、游客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以方便游客出行。另一方面,景区景点要抓好员工培训,提升景区员工素质,在工作中做到精细、精致、精准,一切以游客要求为工作最高标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真正做到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再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市场监管,实行“1+3+N”的旅游市场监管模式,严打欺客、宰客、甩客行为,建立优良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