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今年以来,孟子故里邹城市结合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将旅游脱贫攻坚行动作为全市旅游重点工作。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旅游标准化创建、生态休闲游提升、旅游基础公共设施配套、旅游企业认领帮扶,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五大工程。2016年,邹城市张庄镇上磨石村、峄山镇东颜村和石墙镇上九山村被评为全市旅游扶贫示范村,乡村旅游业发展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重要途径。
一、制定扶贫计划,强化组织保障
今年以来,邹城市制定了《邹城市旅游脱贫专项行动方案》,纳入全市27个专项实施方案。内容主要包括:集中建设一批旅游扶贫示范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对有发展旅游需求贫困户,主动帮助落实发展乡村旅游各项政策;引导贫困户和所在村开发旅游商品、创办农家乐等旅游业态实现增收脱贫;号召旅游企业加入到旅游扶贫攻坚行动中,发挥企业优势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出台支持乡村旅游业发展优惠政策,扶持农家乐、采摘园、旅游商品生产等小微旅游产业,引导财政支持政策与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挂钩。邹城市旅游系统全体党员干部与有发展旅游需求的贫困户建立“一对一”的包保关系,定期走访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对接、协调各项政策落实。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会议,通报旅游扶贫工作进度,将扶贫工作纳入年度个人考核范畴,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立足实际行动,措施精准到位
一是培育扶贫产业,拓展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路径。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事业,对有发展旅游需求的贫困户开展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知识技能培训,增加贫困户的从业信心。二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近年来完成改厨改厕392户,新改建旅游道路200余公里,设立旅游交通标示牌180余块,改善了景区周边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建设精品农家乐8家,通过承包、转租等方式,实现市场化经营,一批集民俗观赏、农事体验、农产品销售、农家乐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村、乡村驿站快速崛起,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围绕“邹东深呼吸·山乡慢生活”乡村游品牌,开展“赏花季”、“清凉季”、“收获季”和“邹东过大年”系列活动,举办城前蓝陵桃花会、峄山桃花会、张庄樱桃赏花季、香城梨园赏花季、田黄乡村旅游节、张庄樱桃采摘节、看庄土豆节等一系列节会活动,推出了“邹东深呼吸˙畅游‘三线九山’”精品旅游线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为农村群众带来了新商机。
三、积极对上争取,落实扶贫政策
通过研究上级扶贫政策并积极组织申报,成功将香城镇西刘村纳入济宁市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争取资金10万元。张庄镇上磨石岭村被纳入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资金支持项目,争取资金30万元。积极开展标准化创建,近年来成功创建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10家,2A级景区7家,省级旅游强乡镇10个,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4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9个,省级精品采摘园12个,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31个,通过景区创建提升,为旅游扶贫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积极落实邹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奖补政策。从2015年起,全市每年选定10个重点村,10处乡村驿站,50个农家乐示范户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2万元的奖补,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创业机遇和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