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热微山,书香尽漫微山湖,这是连日来到微山观光游玩人员最强烈的感受。而微山人说:这些都是他们“古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融一体的表露与外现。
微山,历史源远,人杰地灵,众多的历史文物和闻名遐迩的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事迹,让人陶醉,使人敬仰,令人向往。夏、商、周三代置留、仍、宋、茅、薛五个诸侯封国,作为县治最早始于秦,时置广戚县,属泗水郡。人类始祖伏羲,夏中兴贤明帝王少康,先贤殷微子、仲子,汉良相张良,医学家王叔和,文学家王璨,一代儒将刘表,谋士冯欢等历史名人都诞生或曾生活在这里;殷微子墓、目夷君墓、汉张良墓及伏羲庙、仲子庙等均列为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民间有着美好传说的梁祝故事也在这里发掘出了当年墓碑;这里的庙宇亭台、古碑刻石、汉画像石都有着较高的观赏和考古价值,古代文人墨客、当代书画名家等都在此留下过宝贵的诗篇和艺术珍品,流传下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古传统”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微湖大队”、“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三支抗日革命武装力量,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发扬优良传统,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首《微山湖上静悄悄》的歌曲,不仅使微山湖一夜成了名,更让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微湖大队等革命武装创造的英雄业绩蜚声海内外。40年代的微山湖是华东至延安的地下交通线,刘少奇、陈毅、罗荣桓、肖华等重要领导同志都曾从此路过,被誉为“湖上小延安”。当年,陈毅元帅过微山湖时,曾伫立船头,观波澜汹涌,抒满腔豪情,留下“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景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的著名诗句,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基地。
境内微山湖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湖泊,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她以其独特迷人的湖光山色,丰富夺目的人文景观,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这里的风土人情、特色饮食、渔猎习俗、湖民船屋、生活礼仪等都显现出微山独特的文化韵味,彰显了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微山可谓融“古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好地方。于是,这里的人们流行这么一句话:“生在微山湖,决不当神仙。”
微山人审时度势,紧紧抓住特殊的文化优势,不断加大文化资源的开发、融合、投融资力度,积极打好“文化旅游”牌。通过展现历史“回廊”,讲述“红色”故事,放送渔歌唱晚,让来微山旅游观光的人们,在充分领略了千顷碧波荡漾、百里芦荡吐绿、万亩红荷飘香的同时,也充分享受微山特有而浓郁的“古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人们在探访史实史事、听述“红色”故事、尽享渔歌唱晚中,饱尝“文化旅游”的大餐,这也是微山着力为游客特制的“文化旅游”盛宴。
近两年,他们公开进行招投标,对历史保留的殷微子墓、目夷君墓、伏羲庙、仲子庙、桃花山等景点进行了修葺。目前,重点建设的目夷君墓仿古大殿已拔地而起,大门坊、子鱼论战堂、副殿、甬道、观湖塔等建筑正在筹建之中,以今古相融的独特风貌展现在游人面前,显现了浓厚的文化风味;重建了以汉留侯张良墓、国际书法碑林、留侯祠景点等为内容的微山湖文化园,这里的门坊汉阙、甬道祭台、壁画诗赋、楼台亭阁,再现了当年汉朝一代良相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雄韬伟略。文化园中尤以国际书法碑林特别引起游人的注意与兴致。
书法是我国传统的文字艺术,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它集中地反映、表现了东方人的审美观念和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艺术瑰宝。碑碣刻石自古有之,始于秦、而盛于汉,保留和传承了中国历代的书法艺术。正如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赵铁信为碑林作序中所述:“碑林就是一部大书,一部书法艺术的荟萃之集,一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
国际书法碑林,是在国内外广大书画名家和文化名人的关心支持下,由中国大众文学学会和微山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创建的融诗、文、书法于一体的碑林,其中共征集作品2000多件,入选出版600余件,精选刻碑306件。入选出版和精选上碑的作品均有较为深厚的传统功力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充满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墨林方家,或赋诗、或作词,不遗余力,尽情挥洒,感人至深;书体真草篆隶、力透石壁、骨格清奇、隽永俊秀、昭示千秋;内容或歌颂祖国、或歌颂人民、或歌颂时代、或赞美微山湖;作者广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有百岁泰斗,下至而立精英;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又有南征北战的老将军;既有饮誉当代的书法大家,又有脱颖而出的书法新秀;既有名扬四海的文化名人,又有成就卓著的学者、教授。海内外群贤毕至、名家荟萃,可谓洋洋大观。新世纪伊始,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通会之际,与时俱进。广集墨宝,镌刻碑作,与情所至,意蕴深远,真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件盛事和快事。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古往今来,无论山林布衣,还是帝王将相,终成书学者不计其数。纵览碑帖浩如烟海,艺术流派精彩纷呈,实乃星汉灿烂,巍巍壮观。诚如清代诗人赵翼诗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综观当代,国运兴盛,书坛繁荣,令人惊喜,令人振奋,令人赞叹。
在碑林落成的同时,《碑林精品集》、《碑林作品集》也同时问世。这些作品书法艺术水平之高、规模之大、代表性之广,令人喜爱和称道。它对于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书法艺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必将起到积极而有益的作用。
“荷草经雨香犹在,烟波留人意自闲。美丽富饶的微山湖笑容满面,时时迎来神州内外的文人志士;浑然天成的碑林豪情满怀,处处展示翰逸神飞的艺术风采。”诗人、书画家姚三石在微山湖国际书法碑林《跋》中如此赞叹道,“风月一庭微山湖,诗书半榻文化园。”
加大“古传统”文化开发建设力度的同时,积极开发完善建设“红色”文化基地。近几年,他们建设成了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微湖大队纪念碑等革命传统景点。尤其是在高耸入云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下,投资1100多万元的纪念馆工程已经启用,两座大型雕塑正在施工中。纪念馆内采用声、光、电、雕塑、画面、实物相结合的布局,以翔实的史料和实物再现了抗日革命武装奋战微山湖区,当年抗日健儿扒火车、搞机枪、炸桥梁、驱日寇的壮举,以及他们创造出的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引人深思,令人振奋。微山旅游中心的导游们,会让游人在她们的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把游客带到当年的抗日战场,体会英烈们为国为民英勇杀敌的壮举。这里,成为感受“红色”革命故事、功能齐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着力打造“民俗文化游”是县里加大文化旅游开发的又一举措。他们建立了融游湖赏荷、休闲度假、体验渔乡风情、文化内涵丰富的自然生态型旅游模式,成立了“民俗村”,并在小村里开展以“吃渔家饭、住渔家院、随渔家行”为内容的“做一天微湖人”活动,以体验渔乡风情;素有“江北小苏州”之称的南阳古镇,古运河穿镇而过,青石板路彰显历史履痕,百年老店两侧林立,再加上传统风味的渔家小吃、淳朴的民风民俗,处处体会到别具一格的运河风情。每年盛夏时节,是赏荷游湖的黄金季节,泛舟湖上,可以采菱、观鱼鹰表演。举目放眼望去,微山湖中十万亩荷花连片竞相开放,花影摇曳、荷香浮动,蔚为壮观,“中国荷都”之称由此而来,游客誉之为“微山归来不赏荷”。数百里芦苇荡、苦江草依水而生,春夏染绿、秋冬织金。微湖夕照,渔歌唱晚,这里你可以体验悠然忘归的渔家生活;“舟前湖泱漭,湖上山横斜”,这里给你以全新的浑然天成的自然感受。
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吸引大批游客来此观光游玩。游人们或在古迹胜景前驻足深思,以史为镜正言行;或在革命遗迹处“观瞻历史,缅怀英烈”;或到渔家与渔民一起度假休闲。今年“七一”期间,到这里旅游的老干部、老党员们都来到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到纪念馆中回味当年抗日健儿杀敌壮举,大家纷纷表示牢记历史、永葆晚节、为国奉献;也有的游客感慨地说:“来此与渔民一起过一过,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平静、恬适的生活,什么是修养品德、陶冶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