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进入金秋九月之后,邹城峄山风景区积极动员,上下联动,凝神聚力开发新线路、增加新看点、筹备新活动、树立新形象、开拓新市场,全力全速筹备十一黄金周,力争实现十一期间旅游收入再创新高。
山上增加“新”看点 旅游元素日益丰富
自去年以来,景区相继启动山上核心景点提升、遗址恢复、基础设施配套系列工程,并于十一前全面进入收尾阶段。其中,南天门、王母殿、藏经阁、文昌阁、十二甲子殿、关帝庙已完成塑像,并举行了开光仪式,供各地香客祈福纳祥;五华馆素斋馆完成仿古式装修,将于9月28日正式开业纳客,素斋馆可提供住宿标准间10间、高档套房2间、高档餐厅3间、可供80人同时就餐;盘龙洞、妖精洞等景观节点完成提升,东宫、南华观进入后期施工,基本达到游览条件。基础设施方面,山上导引标示系统全面更新,重新加装了休憩座椅及秋千椅,完成装饰后的山顶生态木栈道古色古香,与奇石生态相得益彰,成为山顶新的风景线;新东路8月初启动后,实现生态休闲线、奇石景观线、文化峄山线和仙山祈福线四条环线全面连接,标志着大峄山两日游格局的正式形成。
打造国庆新七天乐 邀请“外援”助阵演艺
国庆节期间,演艺科力邀邹城民乐团现场助阵景区演艺,届时将有22名专业演职人员在山门牌坊前、半山亭、戏楼处定时演出,节目内容包含戏曲、曲艺、魔术、古典乐器演奏等,节目突出邹城本地民俗特色,富含传统文化元素,不少曲目还曾获得过大奖。其中演出地之一峄山戏楼,曾是峄山二月二古庙会期间民间大戏的特定演出场所,十一期间,峄山白云宫戏楼将重现古代盛世祥和、好戏惠民的景象。另外,景区演艺人员还将继续上演秦皇封禅迎宾和开山大鼓舞等品牌演艺,让游客登临峄山,听戏、观景、赏民俗。
精准营销力求新实效 多种宣传一并发力
宣传营销是景区的重点和难点工作,特别是十一国庆前期的营销宣传更是现阶段工作的重头戏。景区集思广益,制定了“精准、稳固、开拓、创新”的新营销模式原则,通过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准确确定客源地及重点人群,提高了营销的精准度;在稳固济宁周边、徐州、济南、枣庄等老客源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菏泽、临沂、潍坊等新客源市场,抽调20名景区精兵强将,分4个小队,利用20天的时间,上门拜访合作旅行社、汽车4S店、户外俱乐部等企业,介绍十一期间团队优惠政策,达成合作协议,同时在人力密集场所,发放宣传单页30余万份;利用传统媒体形成铺天盖地的宣传态势,与菏泽、商丘、枣庄、滕州等十一家电视台签署合作协议,在当地电视台夜晚黄金时段集中播放峄山宣传片,最多播放频率达每天20余次;探索营销宣传托管模式,积极对接专业营销公司,改革目前营销宣传单一模式,用市场化思路破解营销难题,争取景区营销再上更高层次。
内抓经营再树新形象 作风整顿同期开启
景区职工的精神形象、服务技能直接关系到游客对景区的认知和满意度,景区在9月上旬召开机关作风集中整顿动员大会,下发了实施方案,用2个月的时间,以提升景区整体形象、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着力点,深刻查摆干部职工在工作作风、思想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工作作风督查、服务技能培训、抓典型促提升等系列活动,使全体职工以最新的形象做好十一国庆节游客接待工作,为第四季度创收打下坚实的保障。另外,景区制定了严格的十一黄金周工作分配方案和应急预案,提前联系市有关部门、蓝天救援队、国运公交公司等,做好旅游秩序管理、安全保卫及免费接送游客工作,确保十一期间的旅游秩序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