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渭河村渔家水街餐饮中心的老板金厚兵就开船去采购新鲜的鱼、虾和蔬菜了:“昨天接待了很多的游客,暑假是湖区旅游旺季,我们每天准备的食材都不够用的,特别是徐州的客人点名要吃微山湖的野鱼,说我们这里的味道相当地道,今天要早去会,多买些。”
仲夏时节,清波涟涟,翠莲簇拥,红荷片片。走进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渔家水街,只见两岸渔家船整齐划一,河道里快艇穿梭,码头上挤满了自驾前来旅游的大小车辆,荷塘旁、凉亭内、渔船里,随处可见各地游客的身影。
近年来,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把生态民俗旅游作为特色主导产业来抓,围绕生态环境建设、交通改善、景点打造等主题,不断加大开发建设力度,行成了独具渔家风情、民俗文化的湖区旅游景观,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呵护生态湿地,丰富旅游环境。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把生态建设当作经济工作来看待,当作经济发展来重视,当作经济建设来投入,深入开展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制订完善了高楼生态湿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先后投入180余万元在湿地入口设置了大型广告标识牌,并在湿地四周栽水泥桩,用铁丝连接水泥桩,人工形成隔离屏障,湿地内设立水泥标识牌; 建设鸟类管护站,加强了对鸟类的监测和救助;进一步加强湿地植物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使珍惜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坚持退耕还湖、退耕还湿,聘请专家编制了《高楼乡(微山湖水域)旅游整体规划》,对湿地的恢复制定了详细方案,以扩大荷花、芦苇、苏菱、芡实、芦竹等水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重点,不断促进了资源和水质的改善、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恢复,逐步改善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为野生鱼类的恢复和繁殖创造条件,扩大水禽栖息、迁徙停歇场所。通过一系列的保护,不断扩大了湿地面积,提高了湿地循环功能,维护了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障了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之成为了微山湖休闲旅游的突破口。
着力改善交通设施,减少旅游成本。高楼乡景点地处湖区,游客旅游大都需要乘船。为提供便捷的旅游条件,缩短路程时间,减少旅游成本,2014年,高楼乡聘请了济宁市水运设计院对大口门码头进行了规划设计,投资约1000万元兴建大口门码头。项目工程包含:船舶停靠区、锚地、候船厅、停车场、地面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项目将建成一处集客货运、旅游接待于一体的综合性码头,项目建成后从爱湖乘船到高楼的时间将缩短2/3,极大方便了群众、游客的出行。并与沛县五段口码头加强业务联系,方便游客停车乘船,减少游客到渔家水街的快艇费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此旅游。
重点打造旅游景点,提高旅游质量。进一步规范完善了渔家水街建设,在原有餐饮、娱乐设施的基础上,硬化了堤埂1200米,修建过河桥2座,门头4座,种植观赏树木1000余株,架设太阳能路灯42盏,悬挂霓虹灯带4000米,建设湖内游乐场景10处、垂钓点18处,可供旅行团用餐的饭店3家,农家乐餐馆23家,可以提供旅游团队住宿的宾馆3家,接待散客的旅馆7家,农家乐旅馆26家,都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标准。新建了集餐饮、住宿、会议、娱乐、观光为一体的三层大型旅游船,旅游船共有客房24间,可容纳200多人就餐,大小会议室适合各种会议举行,设备配置齐全,是旅游观光、会议住宿、集体就餐、商务活动的最佳去处。同时加强了水街旅游管理及从业人员的培训,促进渔家水街服务的规范化、优质化。以“水上一条街”为依托,向游客展示传统的渔家生活,渔民风情。设置了箔、篮、网、罱、罾、罩、独笼、地笼、鱼叉等捕捞观赏区,供游客看箔、看篮、提地笼、钗鱼、垂钓、下厨烹饪,亲身体验渔家生活和捕渔的乐趣,并开设观荷、渔家婚礼等娱乐项目,让游客做一天真正的微山湖人。此景区与六万亩原始生态湿地景区、十万亩荷花塘景区和生态民俗村相依托,更提高了游客的休闲旅游的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