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今年以来,济宁全市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515”战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山东省旅游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实施旅游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线”为抓手,求创新、促融合、建项目、树品牌、抓服务,旅游经济指标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实现了逆势上涨。据省旅游局统计反馈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641.3万人次,同比增长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26.4亿元,同比增长12.7%。
抓深化改革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今年,我市出台了《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发〔2014〕21号文件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济政发〔2015〕9号),明确了5大主题23类旅游改革发展任务,吹响了济宁旅游改革的号角; 充实调整了济宁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成员名单,并于5月11日召集召开了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全体会议,集中研究推进微山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重点工作,健全完善了协调推进机制。创新财政资金金融化运作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规模确定为10亿元,健全完善了《济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迎接了省人大“一法一例”执法调研活动。《济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和《济宁市重点旅游招商建设项目策划》通过中期论证。
抓项目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积极开展对上争取、对外合作。从省区域战略推进专项资金中争取旅游切块资金3100万元,用于太白湖游客中心、微山湖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美丽乡村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梁山县与港中旅签署《关于水泊梁山景区的投资合作意向书》、太白湖新区与港中旅签署《济宁市太白湖景区项目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助港中旅市场资源和市场空间,推动旅游大项目建设。香港世贸集团拟投资100亿元建设的微山湖休闲旅游小镇项目于4月18日在济宁签约。
大项目带动“大旅游”,助推大发展。在已有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目前41个重点在建旅游项目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28亿元,其中,兖州兴隆文化园主体工程和装修工程已完工;尼山圣境一期工程百花谷景观基本完工,一区各主体工程全面完成,二区主体结构施工完成95%;邹城上九村古村落试运营;微山湖国际游艇俱乐部预计今年完成主体楼建设。加紧推进微山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微山湖旅游区景观质量评定报告书》已于3月上报省旅游局,游客中心、道路标识等各项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抓文旅融合提升产业发展品质
重点推进研学旅行。认真贯彻习总书记视察曲阜时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省旅游局关于发展研学旅行的工作部署,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创新推出了习儒拜圣研学之旅、中华文化寻根研学之旅、文武双全研学之旅、中华成人礼之旅等国学经典研学游线路、产品,承办了“省研学游产品发布会暨《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赠书仪式”,我市孔子“为人之道”、孟子“民贵之道”、水浒“大义之道”成功入选省十大国学之道研学旅行产品品牌。4月23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专程来我市调研研学旅游工作,对我市研学游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委托我市起草了《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基本标准》,拟作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实施,并提出将济宁打造成为全国研学旅行示范市。
实施美丽乡村游工程。争取省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83万元,扶持乡村旅游示范县、镇、村、户。曲阜市文化国际慢城八大重点工程等重点乡村旅游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加快推进。邀请中国旅游报社、中国日报网、央视网、海外网、中国网、新浪网、中国文化报、第一旅游网等8家媒体来济宁开展了“2015美丽中国行聚焦文化济宁”中央媒体采风活动。在济宁电视台《家在济宁》栏目开设了“济宁美丽乡村游”专题,与《齐鲁晚报》今日运河合作开展了“我最喜爱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组织96名乡村旅游带头人参加了省局组织的赴台湾学习考察活动。
抓宣传推介打响“文化济宁”品牌
进一步整合线路产品。重新包装推出了国学经典研学游、文化经典体验游、圣地乡村生态游等3大系列14大主题33条线路产品。整合全市23个重点景区景点,推出了济宁玫瑰旅游一卡通和济宁旅游惠民一卡通电子年票,上半年共计发行2.5万张,将实惠送入百姓手中。
加强“文化济宁”旅游宣传推广。继续在央视、山东卫视、凤凰卫视等重要新闻媒体投放城市旅游广告;在《中国旅游报》、《济宁日报》刊登“文化济宁”旅游专版4期、9期;济南西客站省会城市群游客集散中心济宁城市客厅项目正式运营。赴国外三个国家和国内15个城市开展了“文化济宁”旅游宣传推广活动,组织全市旅游企业负责人120余人参加了“山东旅游O2O泰山会盟”,我市企业与省内外投融资机构、OTA、旅行商签订合作协议35份,达成合作意向35项。有效增强了“文化济宁”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抓服务管理提升产业发展环境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上半年,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开展了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扰乱市场秩序的企业和个人,查处3家违规酒店并责令整改。建立健全了文明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采取联合检查、发放宣传册、聘请社会监督员、开展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文明旅游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委托济宁学院为第三方机构,定期对全市景区、酒店、交通、公共服务等十大类内容开展游客满意度测评,上半年全市游客满意度指数达到80.14,处于“满意”水平。“12301”旅游服务热线上半年接听电话367个,游客满意率100%,被评为济宁市“共产党员先锋岗”。
加快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全市计划新建129处,改扩建104处,目前已完工新建厕所54处,改扩建42处,在建新建厕所35处,改扩建32处。与中兴通讯合作,大力推进智慧旅游一期工程,目前正在建设旅游官方门户网站、智能手机旅游助手、智能统计分析系统、景区WIFI覆盖、旅游应急指挥中心和导游路径管理等14个子系统。顺应散客化和“互联网+”趋势,与同程网合作开发建设了济宁旅游旗舰店,全市21家旅游景区和994家饭店进驻。开通了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以及搜狐新闻客户端等网络新媒体。截至目前,3个官方微博拥有粉丝41.8万人,微信公众账号粉丝超过1万人。争取省局支持,为县市区打造了新媒体目的地营销系统。全市66%的县市区已开通官方微博,58%的开通了微信,16%的开发了APP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