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2日,广西南宁市郊的好灶头农家乐推出“打鬼子”项目,员工和顾客上演了激烈“枪战”,最终“日本侵略军”被俘虏游街。该农家乐一名李姓负责人介绍,推出“打鬼子”项目是为了增强与顾客的互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农家乐还打算将屋后江中一小土坡插上国旗,取名“钓鱼岛”。 (7月13日中国网)
近两日,这一则农家乐“打鬼子”项目的图集在各大网站转载刊登,一张张游客在此项目中的笑脸和“鬼子”扮演者的娱乐实际很难让大多数读者笑得出来。这样的项目虽然离谱,但在中国众多“红色之旅”的旅游观光地早已出现很多穿着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军服和中国乡村姑娘的服饰拍照,各种姿态,哗众取宠。如今的人们,不但不知羞耻,反而更加变本加厉,这样的项目不是娱乐项目,更不是弘扬爱国主义的项目,这是狭隘的爱国主义民族观。
开设“打鬼子”项目体现的是商户的无知。社会热点话题实际更加敏感,商户迎合热议话题进行的项目未必就是大众喜欢的能接受的,也未必就是符合主流的。在对于中日问题的话题上面,商户这样的做法无疑就是主流所不采纳不接受的,体现的是对中华民族的不了解,对爱国主义的曲解和无知。
同时,从这一新闻图集中看到大多数参与者都是青少年,他们的世界观尚未成熟,这样的做法给予他们的事狭隘的爱国情感,他只会想着抗日就是这样,水枪就是当年的步枪,原来打鬼子也不难,对于日本,他萌生的就只有仇恨心理,日本人就是“鬼子”,中国人必然与其势不两立。
这样的意识才是可怕的,我国从小学历史课本起就开始教授我们“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教训是需要记住的,但是仇恨不一定都要这样一直延续,历史不容许我们遗忘,民族振兴和发展靠的是一代代的青少年,如此做法让他们体会不了当年抗战的艰苦以及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更会造成他们片面的仇恨心理,对国与国之间复杂关系的片面认识。
今年正值我国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于如今的中国一大半的人们没经历过当时艰苦残酷的战争年代,所以正确的爱国主义宣传非常重要。13日,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在记者会上敦促安倍晋三承认侵华历史,日本在对待侵华问题仍然坚持己见不承认侵华。可见,中日问题并非简单的进行娱乐项目就可以解释清楚,也并非由此举动向民众们反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也不是我们单方面就可以决定对抗日战争、对日本、对我国领土完整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