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当前,邹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为顺应市场需求,深化“文化突围”战略,孟子故里邹城市提出了规划先行、项目带动的工作部署,着力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旅游项目,以提升邹城市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2015年,邹城市新启动的旅游项目有邹鲁文化生态园、五宝庵山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十八盘十八趟景区开发项目等;续建旅游项目有峄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凤凰山景区提升工程项目、蓝陵桃花源景区提升工程项目、峄山梦幻海洋水世界建设项目、上九古村旅游开发项目、山东绿鑫春生态农业、鸿圣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堃茂农业风情园项目、三孟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明鲁王陵提升项目等。其中峄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三孟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明鲁王陵提升项目正加速推进。目前峄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已完成五华馆内部装修,东宫片区开工建设,继续推进新东路水电配套提升工程,并适时启动游客中心建设。三孟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已启动孟庙孟府古建筑维修,孟林游客中心、停车场基本完成;明鲁王陵游客中心主体完工,神道绿化正在推进。五宝庵山、凤凰山景区、蓝陵桃花源景区、铁山公园成功申报国家3A级景区,目前正在完善提升景区服务设施;山东绿鑫春生态农业、堃茂农业风情园项目完成酒店、餐饮、娱乐等设施建设,并投入运营,目前正在进行景观提升;护驾山美食街、齐鲁时代花园五星级酒店项目基建工程相继建成;上九古村石头民居及村内道路继续修缮中,小吃广场已见雏形,小型停车场及旅游厕所基本完工,220亩的玫瑰园栽种已完成。目前已对游客开放,预计7月份正式营业。护驾山公园、邹鲁文化生态园、峄山梦幻海洋水世界、十八盘十八趟景区开发等一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邹城市游客服务中心已经投入使用,邹城市特色旅游商品经营店正在进一步完善中。按照国家、省、市旅游局指示,邹城市的旅游厕所建设积极推进中。其中有33处新建旅游厕所和15处改建旅游厕所纳入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数据库,并制定工作进度表,有序、有力推进厕所革命。
综观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和运营,该市始终坚持:
一、突出特点,高起点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立足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一是坚持长期工作实践与专家意见相结合,使规划更具操作性与科学性;二是坚持区域实际与区外经验相结合,使规划思路更清晰、更开阔、更完善;三是坚持旅游项目开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既处理好旅游项目与基础设施的关系,又重视发挥产业联动、项目延伸互补的效应;四是坚持重点项目开发与一般项目开发相结合,既注重重点龙头项目的综合开发,又重视与之关联的具体点位、单个景点的开发利用,体现精品带动、点线面结合的发展格局。
二、立足发展,高质量招商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质量,加快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进有实力、有旅游开发理念的大客商、大财团来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上九山古村落通过招商引资与四川金盆地集团公司签订开发协议,与济宁市上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在政策扶持方面,我市出台政策积极扶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予以奖补。同时利用“孟子修学游国际论坛暨邹鲁修学旅游联盟”、“泰山会盟”、“旅交会”等多种平台,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办法,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另外该市还重点包装了一批可行性强的旅游开发项目,并加入济宁市重点招商旅游项目库,包括凤凰山景区提升项目、五宝庵山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蓝陵桃花源景区提升工程项目、十八盘十八趟景区开发项目等。
三、创新机制,高效率建设
市级层面成立项目指挥部,下设工作组,建立领导联系、部门协商、监督考核制度等推进机制,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年初明确全市年度重大旅游项目,明确责任领导,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责任到人。二是针对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土地、规划等问题,会同市级相关部门进行会商协调,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逐步形成部门合作长效机制。三是监督考核制度。对列入市级重点的旅游项目要求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并通过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实地检查,召开项目现场会、协调会等方式进行专项督查,根据项目单位工作计划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