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近年来,邹城峄山风景区高度重视旅游发展,通过搭建“体验游”平台、打造景区旅游名片和推出景区人文服务等系列措施,强化服务功能,全力打造游客心中理想的假日旅游目的地。
完善的设施建设搭建游客“体验游”平台。“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峄山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游客来峄山,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能够回归自然,体验惊险刺激。”峄山风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峄山镇党委书记梁超说。据他介绍,按照“山、城、园”一体化开发建设的总体思路,景区相继实施了南天门、王母殿和奎星阁等七处遗址恢复工程。妖精洞摩崖石刻、盘龙洞和春秋书院三处景点提升。邹鲁生态园建设工程、山上悬空栈道、悬索吊桥、山下环山绿道、观光园和采摘园等设施的建成,不但拓展了景区的游览空间,而且成为了景区新的旅游“亮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游玩。为引导“体验游”这一全新的旅游模式,风景区购买了10辆旅游观光车和30辆休闲观光自行车供游客乘坐及驾骑,推出了真人CS和霹雳炮等体验项目,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奇石、生态和文化铸就了景区“观赏游”品牌。峄山自古以“奇、秀、灵、险”名扬四海,其奇山、异石、泉水、瀑布和松柏构成了峄山独特的山水盆景式自然景观。峄山以象形石之多名闻天下,可呼其名者达300多块。最著名的有子孙石、元宝石、五巧石、桃花石、蛙石、鸽子楼石、荞麦石、虎石、风烟石和鹦鹉石等二十四石,皆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峄山奇石玲珑剔透,神奇灵秀,乃天成其绝。其数量之多,形象之怪异,造型之逼真,宛如天然群雕,实属国内外罕见。
峄山是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优美。景区陆地林木绿化率达55.9%,林草覆盖度达78.7%,局部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18028个,被称为“天然氧吧”。
峄山文化厚重,历史悠久,儒、释、道、兵、梁祝和先秦等多元文化并存,被誉为“千古奇山”和“文化森林”。
奇特的地质风貌,丰富的生态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峄山风景区独特的旅游招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景区观光旅游,放松心情。特别是生态休闲、仙山祈福、奇石景观和文化峄山四条旅游环线的打造,使景区形成了6小时、5小时、4小时和3小时旅游圈,游客可以根据各自不同需求选择适合的旅游线路,更好地体验景区的旅游服务。据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杨艳新介绍,“五一”小长假期间,景区还将隆重推出《峄山开山鼓》和全新改版《秦皇封禅迎宾》等精彩演艺活动,在峄阳书院举办72圣贤书画展,在千年道观白云宫举办系列祈福等活动,让游客在来景区登山赏景的同时,更好地体会峄山厚重的文化底蕴。
提前谋划,倾力诠释景区人文服务新理念。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峄山风景区进行了精心筹备。提前制定了景区接待预案,对观鳌台和宕天梯等20多处景点温馨警示标志进行了修缮维护。健全完善了突发应急事件紧急响应机制,成立了日常急救小分队,大大提高了景区的救助能力。同时,畅通游客购票渠道,旺季设立3处购票点。开通同程网、携程网、美团网、旅游互联和邹城521团购网等购票平台,最大限度地方便游客。启动假日客运接送服务。针对自驾车出游较多的情况,景区将启用外围停车场,将有3个停车场供游人停放车辆。同时,景区将根据景区内停车场饱和程度进行交通分流。组织公交车和观光车免费接送游客。通过多项措施,缓解景区内交通压力,确保景区交通秩序畅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