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旅游是山东重要的目的地板块,在山东旅游大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济宁这片圣人云集、文化旅游资源丰厚的热土,旅游产业在积聚规模,提升素质,创新发展。
初夏时节,记者赴济宁采访,济宁市正配合全运会赛事进行共青团路和洸河路升级改造,同时济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也正式打响。据济宁市旅游局局长颜廷洲介绍,这些项目都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将大大优化济宁城市的旅游环境和吸引力。今年以来,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等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济宁旅游业仍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市领导的雄心和决心
今年年初,济宁市发出“加快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的总动员。
济宁市委书记孙守刚目光坚定:要把旅游业作为济宁市实施经济转型、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来抓,作为优势产业、优先产业、支柱产业来培植。并深入细致地指出,济宁旅游一要靠高水平规划引领。二要靠大项目带动,大集团运作。 三要突出个性特色。 打好 “ 孔子牌”,做好文化和生态两篇大文章。四要服务管理精细化,硬件建设精品化。
济宁市市长张振川则表示,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政策、更得力的举措、更灵活的办法,狠抓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推进全市旅游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济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总会带来些大动作。高规格的济宁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和微山湖旅游开发建设协调指导小组相继成立。召开了旅游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济宁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纳入了综合考核。并先后出台了在全省各市力度最大的《关于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济宁市旅游工作考核办法》、《济宁市旅游景区管理规定》等文件,旅游业发展平台陡然提升。
各县市区动作也不小。微山县成立了副县级的南阳古镇旅游管理委员会;梁山县实行了旅游、景区、管委三位一体的园区化管理模式。
咬定项目不放松
发展旅游业,项目是载体。
济宁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明确,济宁旅游要突破,要提升,必须引进战略投资者和知名大集团,干成几个具有牵动性的大项目。
2008年12月,隆冬时节,济宁市委书记孙守刚就率团赴香港,先后访问港中旅和香港永安旅游有限公司,重点推动曲阜明故城、微山湖旅游开发等项目。
这是济宁市牢固树立大开放理念、瞄准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进行大招商、发展大旅游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上下齐心努力下,济宁市去年开工建设的旅游项目43个,总投资 77亿元,其中过亿元的有10 个。 全年新增4A 级旅游区3 个,新增3A 级旅游区5个。
为尽快提升产业素质,济宁市在项目建设方面实施精品工程。据济宁市旅游局副局长郑庆军介绍,今年,济宁市以项目集聚旅游产业要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抓好南阳古镇、西侯幽谷、峄山、尼山、宝相寺等10个过亿元的重点景区。大力推进曲阜香格里拉、开天大酒店、兖州太阳国际大酒店等星级酒店建设。建设完善旅游专用码头。全面启用济宁(曲阜)游客集散中心,在微山、邹城、梁山及兖州火车站、济宁曲阜机场建设旅游咨询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探索建立驻外旅游代理商制度。 引导造纸、 发电、 矿业、 房地产等灵活应对全球经济新情况,向旅游产业深度转型。
创新体制求突破
济宁作为山东传统旅游区,许多固有的管理模式正在被创新体制替代,这是济宁旅游新的希望。济宁市市长张振川对此十分明确,要大力度推进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冲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努力构建无边界旅游、无障碍旅游的新格局。 记者了解到,济宁市正努力完善微山岛、南阳古镇、宝相寺、梁山、泉林泉群等景区旅游一体化管理体制。创新联动协调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协作,营造共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引进、聘请国内外高端旅游人才,成立导游管理服务中心。创新资本运作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知名大企业、大财团以及民间资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引导县市区成立投资开发公司,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资金。
同时,市场管理创新也全面启动。据介绍,济宁市今年将指导县市区创建中国旅游强县作为重点,力争全年新增旅游强乡镇2个、特色村4个。继续推行旅行社等级评定工作,出台奖励政策,鼓励外地旅行社向济宁输送客源,鼓励本地旅行社做好地接工作。积极发展餐饮接待、商品购物、演艺娱乐等产业。同时,加强对旅行社、导游队伍、星级饭店、旅游餐馆的监督管理,作为全国关注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建立健全旅游安全责任制,坚决杜绝不良事故发生。
一系列举措的推进,必将推动济宁旅游业发生新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