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2500多年前,当孔子在鲁国讲学,带着弟子游历四方,宣扬自己的儒学思想时,一定未曾想过儒学将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500多年后,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济宁,结合新时代需求的儒学推广实践正在兴起,它不仅让古老文化焕发新生,更改善了人们的精神面貌,成为山东提高自身软实力建设的“点睛之笔”。
公共服务新模式
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办。在十艺节筹办过程中,山东省新建、改建了一批现代化图书馆,十艺节后,为避免资源闲置,让更多百姓受益,山东在全省图书馆开展了“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新探索。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向红介绍,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以刊藏典籍、教化育人、研究传播为主要职责的文化教育机构,和图书馆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山东将现代公共图书馆与传统书院有机结合,在全省的公共图书馆内建设‘尼山书院’(尼山书院坐落在孔子的诞生地曲阜尼山上,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通过组织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道德实践和情趣培养等活动,不仅能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能力,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还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走进曲阜市图书馆“尼山书院”,国学讲堂、经典国学阅览室、道德展室、国学文化体验场馆一应俱全。
国学讲堂内,一名老师正以“仁义礼智信”为题,讲授新时期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些精神;阅览室内,《弟子规》、《大学》、《习礼》、《论语一百》等经典书目整齐摆放在书架上,不时有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借阅;国学文化体验馆内,墨香浓郁,一名少年正蘸墨挥毫,写下一个大大的“学”字……据馆长孔德安介绍,图书馆离“三孔”景区非常近,因此馆内的文化设施、举办的各类活动不仅能服务普通市民,还能辐射至游客群体。“很多游客逛完三孔,会特意过来听公益讲堂。”
除了政府主导,很多民间力量也参与到书院、公益讲堂的建设中来。位于济南市的西街工坊,是在老厂房基础上进行改造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被誉为“山东的798”,颇受年轻游客的喜爱。2013年底,民办女企业家李美睿在西街工坊开办了泰福国学公益讲堂,面向社区居民、游客免费授课,内容涉及教育、经典讲解、礼仪、养生、艺术多方面,让“后现代”的西街工坊多了几分“古典”韵味。记者来到泰福国学讲堂时,正巧是授课时间,这次的内容以“孝”为主,义工们站在讲堂前,伴随着《跪羊图》歌曲,用手语演绎孝道文化。前来听课的孙先生是青岛人,公务出差来济南,在朋友推荐下来这里听课。“有意外的收获,让我明白了对父母的孝顺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小孝养父母之身,中孝养父母之心,大孝养父母之志,至孝养父母之慧’。”
美丽乡村新探索
在济宁市泗水县,当地村镇良好的环境风貌让记者眼前一亮:道路整洁、绿树成荫,房屋的墙壁上,随处可见儒学经典故事的宣传画。来往的村民精神饱满,看到外来人,会露出友好的微笑,看到长辈,会躬身行礼……据介绍,这一切得益于2013年底,尼山圣源书院开始推行的“乡村儒学实验”。
尼山圣源书院是由国内外文化界学者和社会名流发起兴建的开放性文化学术机构,旨在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书院在孔子出生地泗水开展的乡村儒学实验,进而在全省推广,一年多时间里形成了定期化、常态化的乡村儒学讲堂制度。乡亲们从最初的不愿意来,到后来带着亲戚朋友一块来听,现在几乎每堂课都“爆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朗朗读书声从圣水峪镇小官庄村的“乡村儒学讲堂”内传出来,讲堂内,上至80岁拄着拐杖的老奶奶,下至3岁的小娃娃端坐在课桌前,认真听老师讲课。坐在前排的6岁小女孩汤贝瑶告诉记者,每次上课,她都会和同学结伴来听, “我现在已经会背《弟子规》全文了。”小女孩得意地说。
通过接地气的互动授课、经典背诵比赛、小品演绎等不同方式,乡村儒学推广让家风、村风大大改善,村镇里,家庭不和睦的少了,打架骂街、乱倒垃圾的行为绝迹了,美丽的乡村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
据了解,泗水发挥乡村儒学特色,重点推出四个修学游产品:一是儒学乡村修学游。让游客体验“乡村儒学大讲堂”,并把泗水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纳入其中,以学习包括儒学、国学、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等内容的“修学游”为主,以体验龙湾湖畔农家乐、王家庄民俗村、特色美食等内容的“乡村民俗游”为辅,打造经典乡村儒学游产品。二是泉源圣地修学游。依托国家3A级景区泉林泉群,开展以泉水观光、孔仲儒家文化研习、康乾圣帝文化体验、古卞桥艺术欣赏、古遗迹遗址探寻等为主体的修学旅游活动。三是安山度假村企业文化修学游。依托三星级安山圣源度假山庄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的接待设施,面向企业中高管人员开展企业文化及企业管理等知识的培训修学旅游活动。四是生态养生修学游。依托国家4A级景区泗水万紫千红生态养生旅游度假区,开展以养生知识培训、有机农场庄园观摩、养生产品制作体验、休闲养生度假等修学旅游活动。
文化旅游新名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让百姓受益,也为山东增添了一张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虽是周末,但山东曲阜的彬彬有礼学校依然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学校操场上,一名学生遇见老师,恭敬地鞠躬九十度,说:“老师好”。茶艺教室内,几名学生端坐案前,按照老师的指点煮水烹茶;国画室内,几名身高不及书案的小学生下笔神速地勾勒出一幅山水图……据学校主办方山东儒源文化集团董事长姬长文介绍,学校开展的修学游课程不仅受到国内学生的喜爱,在海外也很有市场,“有一名印尼华人曾4次带学生来这里学习,让他们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此外,我们和韩国、新加坡等多国的学校都有合作。”
2005年创建的曲阜国学院是一所高等国学学府。学院老师孙美兰说,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学院除了开设日常的国学课堂外,还针对市场需求向企业推出了传统文化培训产品。上海企通软件有限公司的姜维是来参加培训的“学员”之一,他说,之前公司的团队拓展活动多是一些纯玩活动,效果并不好。这次,企业选择把儒家文化作为拓展项目,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我们认为传统文化培训不仅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还能让员工真正受益。”姜维表示,对国学院的产品设计和课程安排很满意,“上午我们参加了庄重的祭拜孔圣人大典,觉得和传统文化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了。”
各地将儒学的推广与景区景点结合起来,开发出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如4A级旅游景区曲阜孔子六艺城·孔子故里园于今年推出了“儒家修学游圣贤文化体验之旅”特色旅游产品,分为曲阜一日游、二日游两条路线,涵盖三孔、曲阜孔子六艺城·孔子故里园、孔子文化园、孔子研究院、江北秦淮蓼河商业街等知名景区、景点,全力打造“修习孔子六艺体验古鲁民俗”修学旅游品牌。此外,山东曲阜孔子文化园内还专门设立了国学中心。据山长王自超介绍,中心推行“养士制度”,为全国热爱国学之士免费提供来曲阜修学的食宿费用,“希望天下有学之士共聚曲阜,恢复稷下学宫传统。”
对于儒学文化与修学游产品的结合,业内普遍看好。今年4月,在曲阜旅游推介会上,全国共50家旅行社组成了“孔子修学旅游联盟”,推广开发相关产品。一名联盟负责人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鼓励孩子参加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国学经典修学游线路。山东具有开发儒家文化游、修学游的丰厚底蕴,儒家文化与修学游产品的结合,不仅能让修学游产品更加丰富、有特色,也能让孩子们更好学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