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近年来,邹城市田黄镇抢抓邹城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首善之区”建设机遇,依托红色文化、儒家文化和民俗文化,擦亮“文化旅游”金字招牌,借文化“突围”,让文化发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
追寻革命印记,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新名片。千年古镇,红色田黄,是鲁南著名的革命老区,素有“邹东小延安”之美誉。抗战时期的鲁南一地委、尼山行政公署、鲁南第一军分区、中共邹县县委和邹县抗日民主政府都在这里,这里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多年来,该镇加大对革命文物、文献、建筑等“红色文化遗存”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通过地方史志、历史书籍等文字记载和实地采访、老人回忆等方式,深入挖掘老区人民的英雄事迹和抗战故事等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同时,该镇利用各主流媒体对红色文化进行宣传报道,提升红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邀请作家、摄影爱好者来老区采风,创作红色文化作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和人民群众参加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重温革命历史,瞻仰革命先烈伟绩,传承红色文化;利用建党节、建军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节点,积极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弘扬红色文化,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新名片。
立足圣源之乡,提升儒家文化旅游高品位。相传尼山东南麓、该镇宋家山头村北为至圣孔子诞生地,颜母祠与扳倒井位于该村。颜母祠建于明朝弘治六年(1493年),坐落于宋家山头村东,是孔子的子孙祭祀颜母的地方,现有古建筑厅堂三间,四周有围墙。该镇扎根儒家文化的肥沃土壤,强化历史文化品牌意识和保护力度,传承儒家文化。一方面,对颜母祠和扳倒井的修缮、维护及附近古树名木的保护,加快对景点的开发、建设步伐;另一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全面、系统地深入挖掘、整理、研究、宣传和弘扬儒家文化。同时,该镇借助“孔子文化节”、“中华母亲节”、“修学游”、“成人礼”等文化旅游契机,融合六艺、贯穿八德,开展各种体验式活动,着重在动态实践中领悟儒家文化精髓,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儒家文化。
挖掘乡土资源,促进民俗文化旅游大发展。该镇依托深厚的乡土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包括传统农耕文化、民间艺术、山水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乡土文化驻校园、进机关、到农户”活动,利用传统节庆、古庙会、乡村大舞台等方式,发展民间风俗体验游,重点突出跑旱船、吹唢呐、踩高跷等乡土文化品牌,将一大批民俗文化爱好者吸引进来。在农家乐景区大胆展示剪纸、二胡演奏、民歌对唱、布鞋制作、摊煎饼等一大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民俗活动项目。同时,该镇围绕乡村旅游巧做“农”字文章,不断改进黑咸菜、山野菜、猪头肉、笨鸡、小磨香油、大烧饼、小米粥等地方土菜名吃的制作技艺,提升餐饮文化品位,让游客充分体验乡风民俗、民间技艺及山水田园乐趣,全面打造集人文风情观赏、自然风光旅游、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