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曲阜首届“百姓儒学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曲阜市民通过百姓朝圣祭孔、免费游览景区、儒学文艺汇演等主题活动,亲身感触先哲孔子、近身探知儒学精华、切身领略圣城风情,浓郁的儒学气息正在曲阜古城飘逸散发,沁人心脾,滋润心灵。国家4A级景区曲阜孔子六艺城孔子故里园更是人头攒头,热闹非凡,景区已悄然变为曲阜市民的“后花园”。
“百姓儒学节”期间,曲阜孔子六艺城孔子故里园景区以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依托自身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全民学儒学 百姓好活法”主题,针对曲阜市民特别推出了“习孔子六艺做彬彬有礼市民 游孔子故里悟八德思想精髓”精品旅游线路,让广大市民在参与互动、寓学与游和休闲度假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感染。
走进曲阜孔子六艺城孔子故里园,发现景区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在原本较为冷清的冬季旅游市场时节,这里却变得异常火爆。第二个变化是,景区俨然成了曲阜市民学习儒家文化、了解民俗文化的大课堂。射厅里,饶有兴致的市民们在景区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遵循古代射礼和射节,参照“射法八节”(立、搭、扣、注、举、开、发、收),学习纯正的“射学之术”。御厅门外排起长龙,排队的市民翘首以盼,耐心等待,准备乘牛车踏上春秋诸国之旅,去追寻孔子治国安邦的足迹。孔子六艺大剧院内座无虚席,余音绕梁的乐曲和灵动翩跹的舞蹈瞬间把市民带进“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尽善尽美境界。在书厅、数厅和礼厅,游客摩肩擦踵、络绎不绝,或颂《论语》警句、或观《孔子圣迹图》、或走迷宫数境、或看周礼大典……孔子故里园中也呈现出一幅幅“学游”画卷。曲阜陵城镇驻跸村的刘大爷虽已到了耄耋之年,可身子骨依然健朗,步履蹒跚地穿梭徘徊于古街小巷,十分用心得抄录景点门框上的楹联。刘大爷对笔者朗声说道:“退休赋闲在家喜欢写写画画,尤其喜爱写对子,写春联。这里的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很有当地特色。我抄下来,回去好好学习研究”。孝悌居内一位抹泪的女孩引起笔者的注意,笔者试着与她攀谈起来,知道了她落泪的缘由。她叫孔翠霞,曲阜北关林前村人,当看到《二十四孝图》中“扇枕温衾”、“卧冰求鲤”、“芦衣顺母”、“恣蚊饱血”等故事后,备受感动,不知不觉地落泪了。孔翠霞讲道:“我父亲早年因病去世,年迈的母亲独自一人在家。当闺女的我没有好好敬孝,与这些尽孝的古人相比,我觉得很羞愧”。智慧斋里的一幕也令笔者感怀。一位小朋友被严厉的母亲“教育”的低头不语。“妮儿啊,你看看人家古人多爱学习呀!匡衡、车胤家里那么穷,人家萤火作灯、凿壁借光学习。孙敬、苏秦两人为了用心读书,一个头悬梁,一个锥刺股。你看看你,回家就知道玩……”望着这对母女,笔者唯有希望这些“苦读的古人”能给这个小朋友带去一股无形的“动力”,让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工圣鲁班文化展馆、曲阜非遗文化展厅游客三五成群,有的驻足而立,有的悠然漫步,石槽、陶缸、升斗、榼篓、箢子等老物件,勾起了众人的回忆。纸坊桑皮纸、楷木雕刻、鲁锦纺织、扶兴和毛笔制作等传统技艺,让众人大开眼界,深感曲阜当地文化瑰宝的神奇魅力。
“百姓儒学节”期间,曲阜孔子六艺城孔子故里园景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舍小家为大家,面向曲阜市民免费开放。这一惠民举措被曲阜市民拍手叫好,景区游客接待量大幅攀升。据了解,自“百姓儒学节”开始以来,每天来景区免费观光游览的曲阜市民近千人次,周末时间更是出现了“爆棚”现象。为应对客流高峰,景区制定出台了相应的接待方案,全体工作人员始终秉承“一切为了游客,为了游客一切”的服务理念,积极为游客提供周到、文明、优质的服务,赢得曲阜市民的广泛赞誉。“百姓儒学节”拉近了曲阜孔子六艺城孔子故里园与游客的距离,更拉近了游客与儒家文化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