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鲁西南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刘少奇、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了战斗或生活的足迹。解放战争时期,金乡籍4000余人参军参战,有记载烈士近千人,金乡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址遗迹。如何保护、开发和利用好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金乡县“红色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
近年来,金乡县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坚持把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一项经济工程、文化工程、惠民工程来抓,抓出了特色,抓出了亮点,抓出了成效。
一是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金乡红色文化点多、面广、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现有鲁西南农村第一党支部、鲁西南工委、十二烈士纪念碑、兴隆交通站、羊山革命战斗地、王杰村、刘少奇过金乡等革命旧址7处,杨一辰、周冠五、秦和珍、王杰等革命历史人物故居4处,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王杰纪念馆、李目辉纪念馆等大型纪念建筑3处,其中羊山革命烈士陵园2001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羊山革命战斗地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杰纪念馆是第一批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目前,全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
二是保护力度不断加强。金乡县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纳入了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建立了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有形遗址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坚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累计投入200万元,对鲁南第一党支部、鲁西南工委2个遗址进行了修缮复原;对无形文化从遗产保护的角度,加大对革命历史文献和资料的收集整理,编撰出版了《中共金乡地方史》、《中共金乡地方史重要纪念地》、《羊山鏖战亲历录》、《英雄王杰》等史料书籍,拍摄了《血浴羊山》等电影专题片。同时抽调专人,成立了县文物保护执法稽查队,建立了文物保护定期巡查制度。全县逐渐建立起了“修复、研究、预防”三位一体的红色文物保护体系。
三是开发利用成效明显。近年来,金乡县充分利用羊山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军事题材和羊山独特的地质地貌、自然景观为依托,全面整合羊山旅游资源,倾力打造羊山古镇国际军事旅游度假区。景区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详细规划2平方公里,计划投入10.8亿元,规划建设主题文化纪念区、古镇文化体验区、战役模拟区、拓展运动区、地质公园区、农业生态休闲区六大功能分区。目前总投资2亿元的一期工程已完工,王杰纪念馆、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军事文化馆等三大纪念馆分别于2010、2011、2012年对外开放;二期工程完成投资4.8亿元,地质公园、36计主题公园(海世界二期、动物园、跑马场)已经对外开放,羊山古镇二期、素质拓展中心等正在加快建设。羊山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400万元、旅游纯收入480万元。
四是红色教育扎实开展。金乡县充分发挥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王杰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在每年的清明节、“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传统节日、纪念日前后,精心组织开展“缅怀先烈、永在我心”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学生,通过瞻仰革命旧址、旧居,祭扫烈士墓、烈士纪念塔、入党宣誓、邀请老党员讲革命英雄故事、访问革命烈属等形式,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和学生了解革命先烈、先辈们在金乡英勇斗争的事迹和伟大精神,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建设美丽金乡的的热情。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金乡县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是由于红色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对红色旅游的认识不足,红色旅游资源分布不集中,在红色文化保护利用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意识有待提升和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认识还不到位,认为开发红色文化投入较大,而眼前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大;有的还没有将红色资源上升为文化遗产的高度来认识,还没有提升到县域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角度来考虑,导致金乡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还不够,红色文化资源蕴藏的潜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是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规划不全、体制不顺。金乡近几年提出打好“红色”旅游牌的构想,但还没有编制较为完整的红色旅游总体规划。红色旅游景点的管理涉及管委会、文化、旅游、宗教、民政等多个主管部门,比如,文物类属文物旅游部门管理,纪念馆类属文化部门管理,烈士陵园类又属民政部门管理,导致红色旅游管理权责不一、政出多门。
三是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经费匮乏、投入不足。由于金乡财政偏弱,加之红色旅游景点是社会公益性事业,红色旅游商业化运作经验不够成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足、层次偏低;有些镇街村居烈士旧居,由于缺乏有效保护,亟待修复。
四是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单一、层次不高。目前,金乡的革命遗址旧居大数散落于边远农村,开发难度大。纪念馆大多以静态展示为主,展示内容相近,方式单调、僵硬,多为文字加图片的平面介绍,枯噪乏味,娱乐性、感染力、体验性不强,不符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游客的消费取向,很难对游客产生震撼力,造成游客停留时间不长,难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景区服务配套水平总体上还不高,第三产业及其附加产业相对比较落后,尚未完全建立起“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相协调配套的市场化、产业化管理体制和投资运行机制。
三、对策和建议
保护、利用、发展红色文化资源,是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推进促进金乡旅游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办法和措施,对于带动经济跨越赶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理顺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增强资源利用凝聚力。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扎实推进红色文化保护工作,高质量编制《金乡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金乡县红色革命旧址群维修保护规划》。因地制宜出台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制订《金乡县红色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办法》,把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与全县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保护和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红色旅游项目的包装,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另外,要充分发挥县文化旅游产业指挥部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协调配合,研究解决红色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引领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同时树立大文化大旅游观念,努力构建红色文化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的大格局。坚持政府规划、政策引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思路,深化红色文化旅游体制改革,促进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改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的局面,鼓励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方式组建文化和旅游产业集团,逐步建立起协调统一、富有活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加强旅游整体开发,增强经济发展推动力。首先,要以羊山古镇国际军事旅游度假区为龙头,充分整合全县红色文化资源,倾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其次,要不断完善“行、游、住、食、购、娱”等硬件设施配套建设,行要有通达便捷的条件,加快推进金沙路工程建设,缩短进入羊山景区的路程和时间;游要有独具特色的吸引物,对金乡红色文化及其他文化资源看点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新的消费需求;住要有舒适安全的接待设施,加快建设一批中高档的酒店,不断提高接待能力;食要有卫生可口的地方风味,重点宣传饮食文化,开发本地小吃,推荐地方特色,如金乡八珍、烧羊肉等;购要有纪念意义的商品,多开发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纪念品融入地方特色、红色元素;娱要有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项目。第三,要大力实施区域合作,积极与周边县市区做好对接,加强与中国红色旅游第20条精品路线(济南—济宁—枣庄—临沂—连云港线)的融合衔接,积极争取把羊山景区纳入其中,与微山湖景区合力打造济宁红色经典景区,实现资源共享、效益共赢,全方位地提升红色文化产品的品牌形象。
三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增强县域整体竞争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红色文化产业化是发展旅游业的增长点、高效的吸金引擎。金乡县要坚持把红色资源同丰富的大蒜文化、诚信文化、军事文化、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同优美的生态旅游观光结合和美食文化结合起来,不断延伸红色旅游业的产业链接,实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同时,通过完善红色主题餐饮、红色旅游纪念品、红色特色住宿等旅游要素,通过文化节庆及项目策划、红色网站示范、红色动漫设计、红色游戏开发等项目,丰富游客对红色文化的体验形式和感知方式,增强红色资源的体验性与娱乐性,增加游客吸引力。另外,还应充分发挥金乡名人效应,以历史名人和红色名人的思想、情感、活动和功业作为展示主线,以客观、具体、生动、亲切的人物形象感染游客,让游客产生心理共鸣,使金乡的红色资源成为鲁西红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精品和突出亮点。
四是推进市场化经营,增强红色文化创新力。创新运营模式,搭建发展平台,成立金乡县红色旅游文化开发公司,建立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搭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资本融通及产业发展的平台。同时,要进一步创新开发手段,放活准入市场,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积极引入民间资本,为红色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红色文化产品“升级改版”。另外,综合运用传统和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创作一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文化精品,重点打造一台好戏、一首好歌、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等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不断提升金乡红色文化的新形象,不断增强金乡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大力争取各类文化协会在金乡设立创作基地,积极举办知名作家、画家、音乐家、书法家等艺术家来金采风创作活动,增加文化产品的亮点、看点和兴奋点。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一是注重管理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的培养。把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才放到文化产业开发和经营管理合适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二是对优秀和有特长的文化人才,在住房、职称、安置,小孩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实行重奖,允许有特殊才能的文艺人才和管理人才以其拥有的文化品牌、创新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入股文化企业,参与收益分配;四是对文化企业优秀创意项目和代表性项目实行奖励,包括对创意者、管理者、专业人才等的奖励。
五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红色文化的渗透力。按照公益、均等、便利的原则推进红色文化传统教育,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响亮品牌。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金乡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加强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水平,为各级各界来金乡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优质服务。坚持面向群众,开展富有特色的红歌大赛、校园红歌会、特色文化汇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效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承载历史、警示现实、启迪未来的实用功能,广泛开展“红色廉政”主题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基地开展廉政教育和党性教育,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党员干部自觉规范思想行为,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廉政思想洗礼,强化党性意识,规范从政行为,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