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镇除南阳岛外,在浩淼辽阔的南阳湖里,零星散落着80多个小岛屿。在古时,村镇依运河而建,元朝至顺二年,在这里建起南阳闸。明代隆庆元年漕运新渠竣工。明清间,随着京杭运河的开通而兴旺,南阳作为运河商埠,逐步形成水乡市镇,成为古运河畔四名镇之一。古镇上,有30多处名胜古迹,南阳闸、关帝庙、皇粮殿、状元楼、接驾厅,清代乾隆皇帝多次沿大运河从这里经过南下并留下很多遗迹。水天一色,楼台亭榭,构成南阳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近年来,南阳镇科学规划,用活资源,加大投资,努力擦亮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民俗特色乡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建设改造镇驻地房屋过程中,按照渔家风貌建筑理念和古镇风貌进行“穿衣戴帽”,使所有房屋风格统一,造型美观。建成了鲁西南地区第一家民俗博物馆,收藏、陈列民俗物品2000余件,成为研究民风民俗,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区。目前,民俗博物馆有主展厅和若干分展厅组成。馆藏内容涉及渔湖民传统生产渔网具、生活用具、服饰、手工艺品、水生动植物标本、运河风俗等。走进民俗博物馆,倘佯在渔家文化、运河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微山湖民风民俗、运河风情尽收眼底。对于中老年游客来说,这些藏品似曾相识,又恍然如梦;对于青少年观众,显得新奇而有趣。纵然岁月流逝,但历史却可以通过物化的形式得以保存,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今天,通过民俗博物馆可以穿越时空,重温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前渔民的衣食住行,会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历史变迁的沧桑。建设打造水上娱乐项目。到湖上乘船冲浪,嬉戏山水间,或泛舟古运河上,轻棹击水,感受诗意生活;看鱼鹰表演,观渔家婚礼,赏渔民捕鱼,令人心旷神怡、微笑而归。有兴致的游客还可到民俗生态村切身感受渔家生活,吃渔家饭、干渔家活、品渔家乐、住渔家房。白天参与维修渔网具,跟随渔民捕鱼拾网、下篮垂钓、摘菱采莲、浅水池摸鱼、鸭圈捡鸭蛋,观看民俗表演、运河岸拔河等;夜晚看南阳风光片,与渔民拉家常交朋友,观看有湖区特色的文艺表演、篝火自助烧烤、蟹池边上捉蟹等,做一次地地道道的渔民。夜幕降临在古镇赏灯,乘坐龙舟游古运河,体验当年乾隆下江南时的风光,或是在湖边迎着夹裹荷香的湖风高歌一曲,都别有一番风趣。高规格、高品位地规划新开发建筑物。打造可读小镇——读文化、读生活,品鉴小镇底蕴,将具有深厚积淀的古镇怀旧文化、运河文化、渔家文化融入小镇之中,赋予无形文化有形载体。沿河打造亲水平台,休闲水街,临河咖啡厅,亲水茶楼等休闲设施,打造休闲活力小镇。加大特色文化宣传力度。在利用常规媒体进行宣传的基础上,我们以文学作品为依托,策划和打造富有南阳历史和湖区特色的、对南阳有较大宣传效应的专题片和电视剧,找到文化支撑点,实现重点突破。为此,组织人员编写有关影视剧本,与有影响的文化传媒或影视制作商加强合作,推出带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的,同时又符合外界人士口味的影视精品。目前,各项筹备工作紧锣密鼓。集中资金打造一张光亮的旅游名片。我们认为,一个完美的旅游目的地,必定有一张令人倾慕的旅游名片。就南阳镇来说,必然要打响运河名岛、生态南阳的品牌。由于我们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南阳古镇的特色文化欲显光彩亮目。(作者单位:济宁市微山县南阳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