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济宁市委、市政府把微山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作为今年全市旅游工作的一件大事,系列工作正在紧张开展中。5A级景区创建工作是微山湖旅游发展的良好机遇,是微山湖旅游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面积1266平方公里,水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资源良好,微山湖被国家红办纳入到“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湖中的微山岛、南阳岛、独山岛以及城郊的湿地为微山湖核心旅游资源聚集区,有运河古镇南阳、铁道游击队、伏羲庙、梁祝碑、汉画像石等较高品级的旅游资源。整体来看,微山湖旅游的核心区旅游资源以水域风光为主,涵盖了生物景观、人文景观和建筑与设施等,兼有地文景观,其中水域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景观最具特色,能够同时满足观光性、文化性、休闲性三种特性。
按照“合理布局、深度开发、突出生态、服务度假”的总体发展思路,我市加快微山湖综合开发,致力于旅游环境优化和旅游产业升级。2009年12月,微山湖被公布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2年,微山湖旅游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同年,被省旅游局、省环保厅公布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景点如花次第绽放
近年来,围绕微山湖旅游开发,微山湖区先后完成了《微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鱼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微山湖旅游发展总体策划》、《微山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完成了《微山岛旅游重要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旅游项目策划》、《微山湖渔家水街旅游控制性规划》、《南阳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微山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等专项规划,为微山湖旅游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
依据规划,微山湖区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旅游项目建设,微山岛景区环湖路已形成环线,岛内旅游码头已经投入使用,新的岛外微湖码头及游客中心完工启用,生态绿岛项目已完成,微山湖荷园等一批景点已投入运营。南阳古镇景区红色旅游码头、东渡口码头、鲁桥旅游码头、古运河景观带建设已完工并运营;古商业街民居改造工程及管网建设加紧实施中,南阳水苑已经建成启用;清代钱庄、康熙御宴房等遗迹修复已完成; 王苏白民俗旅游度假村建设稳步推进。微山岛湿地公园景区建设已经完工,湿地观测站、观鸟设施等项目也已经启用。
旅游体制机制方面,省市县分别成立了高规格的微山湖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微山岛、南阳古镇分别成立了旅游管理委员会,微山岛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为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南阳古镇旅游管委会为副县级全额事业单位。各重点景区都成立了国有旅游开发公司,其中湿地等核心资源的开发完全由国有公司实施。旅游车船、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
旅游功能尚待提升
微山湖旅游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失衡。从产品结构来看,观光产品仍然占绝对主导地位。微山湖旅游仅仅停留在坐船、看湖、赏荷花的层面,深度文化体验与生态休闲度假空间拓展不够。高端的水上度假和水上游乐产品严重滞后,新兴的刺激型水上运动项目尤为薄弱,导致产品品位不高,缺乏对高端市场的吸引;产业体系薄弱。旅游产业与外部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协调性很高,但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度则较低,导致综合产业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从“大微山湖旅游”的角度出发,微山湖旅游区旅游功能较为缺乏,亟待提升,其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尚有较大欠缺,区域旅游发展核心带动不足;可进入性较差。交通线路级别低,道路质量较差,各旅游景区(点)之间及旅游景区(点)与主干道的对接性较差,旅游交通无障碍仍然难以实现。交通网络体系发育弱,水陆联运能力和空间体系构建不足。交通设施急需完善,旅游船只档次较低,旅游码头建设落后,旅游码头与货运码头功能交叉,交通指示系统亟待加强;旅游产业链要素存在短板。微山湖旅游区饭店、宾馆数量少,等级低,接待能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地的形象。旅游商品以湖区的生物土特产(麻鸭、松花蛋、湖虾、菱米、芡实、鸡头米等)和帆船等旅游纪念品为主,开发程度较低,品种单一,购物场所需进一步规范。
目标明确前景美好
近期目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功能定位:鲁南经济带上主要的产业支点、综合型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战略目标: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的滨水休闲度假产品群和具备多重功能和特色的旅游区,成为鲁南经济带上的旅游制高点和龙头,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
大力完善大微山湖旅游协作机制。推动政府层面的合作,打破行政区的藩篱,形成具有平等、互利、互惠合作体系。通过区域间的旅游产品开发合作,形成个性突出、差异化的大微山湖旅游产品集群。
打造山东最大的内陆滨水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在生态休闲产品的开发上,充分注入渔乡民俗和微山湖文化的意境和内容,融合新兴的旅游元素和业态,把游微山湖、体验船家乐和渔家乐、渔乡度假和水上运动做成品牌,形成具有景观吸引力、文化感召力、心灵震撼力的产品组合类型,构建大微山湖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建设全新的大微山湖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微山湖整体旅游空间整合可采用多重模式,强化空间联动。一是做好与外部大空间的有机协调,北联东方圣城曲阜、邹城,南接两汉故地徐州、苏北,与两大文化旅游区建立动态合作机制,构建纵贯鲁南、苏北的休闲度假与文化体验产品带,使微山湖成为对应两大文化产品区的主体度假腹地。二是整合内部空间,以主入口、码头、湿地、景观节点以及重点乡镇为框架构建完善的功能空间。以水陆交通体系为依托构建水陆并进、纵贯南北的游线空间。
形成特色各异的产品集群。观光、休闲、度假三合一全面推进微山湖旅游区产品开发,实现集群化发展。构建微湖观光、古镇体验、船家休闲、湿地游乐、渔乡度假以及水上运动六大产品体系。积极发展旅游新兴业态,重点创新湿地观光与休闲、滨水游乐休闲度假、水上活动与休闲、岛群文化体验与生态休闲四大新产品体系。储备发展高水平的度假休闲游泳场及自然天体浴场、游艇俱乐部、环湖自行车运动、帆板和帆船运动沙滩排球、水上垂钓、高尔夫、自驾车、狩猎、极限跳水等新兴产品,建设迎合高端市场,具有国际度假品位的特色产品群。
编织大型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目的地营销体系。微山湖旅游市场的构建,必须突出与山东省目前已经形成的主体旅游市场特别是山水圣人旅游市场和鲁南山海圣人旅游市场的有机结合,构建以近地短程休闲和外部高端度假为主体的双重市场构建模式。地域上形成以济南都市圈、徐州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为核心市场,重点开拓京津都市圈、长江三角洲两大主体市场,构建近中远结合,重点突出的国内市场格局。入境市场构建以港澳台、日韩和东南亚为核心的国际市场体系。在营销体系的构建上,要以大微山湖旅游为品牌、以“北方渔乡,休闲天堂”或“运河明珠,红色水乡”为主题形象,实施整体品牌营销,建设综合性的度假目的地营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