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路修进湖里
环岛公路把微山岛各景点像珍珠项链一样串联起来,汽车在平坦整洁的公路上行驶,岛上风光和微山湖美景尽收眼底;微山岛杨村村民殷昭汲驾驶汽车去微山县城,路上加乘渡船的时间,来回只需要2个小时。
柏油路进岛、进村,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微山岛的交通发展是整个微山湖区交通现状的真实写照。
“湖区往往是走着走着就得乘船,下了船再上路。”微山县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办公室主任张磊介绍,由于历史原因,许多村民选择在湖区内的滩地等处生产生活,久而久之形成生活区。
近年来,微山县加大了湖区内的交通基础建设,使得这些老百姓的出行不再仅仅依赖船只。
微山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还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力度。为完善农村公路路网,使农村公路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该县相继投资近2亿元,对全县480个符合条件的村庄道路进行硬化,硬化里程达760多公里,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和道路脏乱差问题。
村村通航
微山县张楼镇的湖星村是个由4条长150米堤坝围成的村子,四周环水,一共居住着几十户人家。由于堤坝较高较陡,村民每次乘船外出十分不便。
生活在微山湖区的渔民世代以渔业生产为主,受自然条件限制,进出湖区的小渔船只能停靠在家门口附近的泥堤坝,遇到雨雪天气和干旱季节,出行非常不便,还容易出现险情。为便于湖区渔民生活、生产、出行,微山县自2012年开始实施“村村通航”,为湖区内大大小小121处村庄修建便民码头。
“对于四周环水、出行受限的湖中村,‘村村通航’首先要通到那里,把湖里的‘公路’的‘服务区’配套完善,才能更便捷地为湖区人出行服务。”微山县港行部门负责人介绍。
据悉,微山“村村通航”一期工程共建设50处码头,计划今年将剩下的71处码头全部建成,惠及湖区几十万人。
将通高速公路
微山县地处我省最南端,素有“北方水乡、“红荷之都”、“铁道游击队故乡”的美誉,农副鱼产品和煤炭资源产品远销国内外,每年到微山湖4A级景区旅游观光的游客达近200万人次。为了提升景区道路建设和方便游客前来游玩,微山县交通运输部门先后拓宽改造了微山湖大道、G104微山段、S348薛微路,打通微山对外快速通道。微山湖大道现已成为该县县城的中轴线,往南直通亚洲最大湿地——微山湖湿地,对今后的旅游开发极具标志性意义。
“缩短游客前来的路程和时间是交通配合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考虑问题,特别是临近的济宁、枣庄、徐州、临沂和菏泽等城市的游客,通过道路升级,这些游客前来微山湖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微山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张重舸举例,微山湖大道未通车前,从济宁来微山需两个半小时,而现在,只需一个半小时。
该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还在微山岛景区、南阳古镇景区及微山湖周边新建或改建了一批农村公路,公路等级较以前有所提高,每年投入的养护资金达300多万元,带动了城市游向乡村游的转变。“微山湖旅游是我们共同的品牌,道路建设同样围绕这个观念去服务。”张磊表示。
微山湖跨湖通道研究最近取得积极进展。微山县是山东为数不多的未通高速公路的县。“如果能修微山湖跨湖高速,那真是太好了!”微山县韩庄镇经营渔家乐的刘庆勇说,微山湖面积这么大,湖东和湖西百姓很多有姻亲关系,往来频繁,从湖东的枣庄、滕州到鱼台、金乡、菏泽的车也很多,但只有二级坝一条路,车流量很大,一些车为走高速公路就绕道济宁、嘉祥。刘庆勇说,建了跨湖大通道,行车方便了,他的渔家乐生意肯定会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