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古老的峄山脚下、金水河畔,奇峰秀石,流水潺潺,一道道山梁吐翠,一条条沟壑染绿,一派绿油油的自然景象。苹果园、樱桃园、核桃园和蓝莓园等特色林果采摘园星罗棋布。每到采摘时节,三五成群、拖家带口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品尝鲜果,放飞心情。这是济宁邹城峄山风景区管委会(峄山镇)坚持不懈抓生态建设、打造生态休闲好去处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谈起邹鲁生态园建设的由来,要追溯到2013年,邹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峄山实地调研,并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大家认为峄山山体较小,要想做大景区必须由与之相呼应的东西,于是邹鲁生态园首次被提出来。”峄山风景区管委会主任、峄山镇党委书记梁超告诉笔者。随后,紧紧抓住发展的良好机遇,组织相关人员赴昆山大唐生态园等先进地区学习,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并通过竞标选择北京巅峰智业公司编制了《邹鲁生态园概念性规划》,为生态园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强化工作措施 落实发展保障
规划是纲,纲举才能目张。规划写在纸上,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中,景区管委会、镇围绕总体布局,深化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有效保障了生态园各项规划的落实。坚持多元投入。打破思想束缚,坚持走“政府带动、政策拉动、市场推动”的多元化投入的路子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走出去招商引资,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促进生态园建设项目规模化、精品化发展。其中,郭参生态园、峄岭生态园2个项目占地近5000亩,项目已经初具规模。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紧紧围绕大峄山旅游开发的总体目标,进一步规划提升峄山风景区、邾国故城遗址等旅游服务功能,做好峄山景区环境整治,做好路网、水系基础设施的建设。本着加强保护管理、积极开发利用的原则思路,根据峄山大景区规划目标和历史文化村落环境营造的要求,对遗址内占压村庄进行部分拆迁、整体设计、减少占压、按照传统风格进行改造的方案。积极对上争取。围绕项目区重点工程,在认真研究国家、省、市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坚决走出去,多联系、多沟通、多汇报,使更多的农业开发、水利工程、土地整理、退耕还林等政策优先向项目区倾斜。今年上半年,累计对上争取各类资金4161.71万元。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明确景区管委会(镇)、管区、村在项目区建设推进过程中的职责定位和重点任务,做到干有重点、为有方向。坚持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提高项目区干部群众的机遇意识,提高大干、快干的积极性,促使项目顺利推进。强化督查落实。继续坚持指挥部作战机制,强化督导调度,坚持全程跟踪问责问效,通过定期通报、例会调度、现场督导、验收考核等方式,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坚持奖惩分明。建立工作奖惩激励机制,对土地流转步伐快、规模发展成效显著的管区、村、户、投资商,给予资金奖励;对工作推进缓慢、措施不力、没有如期完成任务的,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挂牌警告等处罚。
实施系列生态工程 促进生态旅游崛起
发展生态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我们坚持以发展景区的理念规划发展生态农业,扩大生态建设规模,提高生态发展品位,努力将邹鲁生态园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观光示范区和样板区。邹鲁生态园是峄山景区“山、城、园”三大板块之一,生态园东至京台高速,西至104国道,南至郭山流域,北至大庄流域,规划面积30000亩。总体布局为“一环六区”,“一环”即环峄山滨水绿道,“六区”即香林古韵综合服务区、水韵榴香湿地休闲区、桃园盛景文化游乐区、果香怡情山水养生区、山林绿野生态保育区、创意田园农业体验区。
按照区镇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深入实施了五项重点基础工程建设,生态园景观效果初显。退耕还林工程。在已发展2万亩的基础上,去冬今春新发展1万亩,栽植各类苗木60万棵,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总面积突破30000亩,获得了全市春季林业生产第一名。环峄山滨水绿道工程。3月底开工建设,已投资2000万元完成近15公里的路基整平、压实,铺设水稳结构层,沿线栽植景观树木20000棵,启动建设了百果园、樱花园、旅游小憩、休闲湿地5处景观节点。生态基础提升工程。投资3000万元实施了6000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小水源工程、绿色标准化防控工程,修建道路28公里,建设桥涵160座,拦蓄工程30处,治理河道4条,整理土地1000亩。景区综合服务区项目。完成了琵琶湖景观提升工程;金水河古河道恢复工程共开挖土方5万立方米,建塘坝6座;生态停车场已完成土地流转、平整;峄山村改造正委托同济大学设计团队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新游客服务中心即将启动建设。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坚持用景区的理念打造生态园区,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机遇,引进了济南客商投资3.1亿元建设的峄岭生态观光园,一期工程投资9000万元,面积3000亩;建设了荣丰生态观光农场,面积1000亩;新上峄山滑雪场、漂流、探险等拓展训练项目;新发展蓝莓等精品采摘园30余家;重点打造了稻洼、留驾庄2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的实施,有力保障了各项目的有序建设。“按照发展规划,生态园将以特色林果产业为生态基础,突出人文景观、水系景观打造,逐步融入邹鲁文化、儒家文化元素,完善服务、养生、文化、休闲功能,力争通过3-5年的的努力,全面打造省内外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观光景区。”梁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