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4月10日起,来自大江南北的众多游人、信士齐聚佛都汶上,参加为期一周的第11届太子灵踪文化节。国家4A级的宝相寺景区游人如织,他们深入体验了荡洗心灵的文化之旅,感受到佛都旅游带来的精神愉悦。汶上作为新兴的旅游名城,再次彰显特色独具的诱人魅力。
近年来,济宁市汶上县围绕佛教文化品牌,把旅游当作率先发展的优势产业,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环境,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创建旅游强县,实现了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跨越发展的突破。中国佛都、心灵之旅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连年大幅增长,成为济宁市“东文西武、南水北佛、中古运河”旅游格局中的重要一极。2013年,宝相寺景区游客超过200万人次。
精心培育佛教文化精品景区。以打造宝相寺这个旅游业的龙头景区为目标,不断巩固扩大文化旅游的优势地位。通过多年规划建设,整个景区总面积已300多亩,形成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特色鲜明的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今年,新建3D放映场馆,拍摄并每天滚动播放3D片《佛牙东来》,装修了大型高标准的游客服务中心。改造了停车场,完善景区导览图、标识系统,新增休息座椅,培训了导游,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温馨的服务。
着力建设标志性工程——宝相宫。宝相宫是宝相寺景区三期工程,建筑面积4.5万平方、总投资7.5亿元,是省级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今年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主体工程建设。倍受瞩目的宝相宫外部装修正在进行之中,年底部分对外开放。工程建成后,将成为礼佛朝拜圣地、文化交流中心、佛教艺术殿堂,极大增强汶上旅游的感染力、震撼力。
做足配套服务和产业发展文章。汶上县投资上亿元,规划建设了长960米宽150米的礼佛大道,成为开放迎宾、展示城建成果、游客购物消费、居民休闲娱乐的城市“会客厅”。集中开发佛教文化用品、工艺品、土特产,初步满足游客需要。鼓励旅游餐饮、宾馆建设,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高。全县各类宾馆床位超过6000张,是五年前的4倍。为拉长旅游链条、增加旅游时间、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在宝相寺景区东领,规划了面积200多亩的宝相福地旅游商业区。作为宝相寺文化旅游的配套项目,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风格与景区相互应,功能集素斋、禅茶、特色购物、古玩、餐饮、住宿等于一体,将成为全面服务游客、拉动产业链条、辐射县城周边的高端商务中心。
注重多层次市场品牌营销。积极实施立体营销推广战略,形成政府引导、部门管理、企业主体的宣传营销机制。参与CCTV多个频道的“好客山东”捆绑营销,在曲阜高铁站、省内高速公路、周边火车站,以宣传牌、灯箱、LED、滚动广告等形式,抢占先机,吸引眼球。突出节庆营销,每年农历3月15日前后,举办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策划名家讲坛、主题晚会、法会活动,形成节庆宣传效应。创新产品营销,融入济宁“二日游、三日游”精品线路,开发与曲阜三孔、水泊梁山一体营销的“东文西武、佛都祈福”品牌旅游产品,建立全市4A级景区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周边200公里市场为重点,采取网络营销与上门营销相结合、产品营销与中介商招徕相结合,电视报纸与户外媒体营销相结合,极大的提高了“心灵之旅、缘在汶上”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