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在济宁全市上下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大好形势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邹城市旅游业发展将紧紧抓住西部经济隆起带和曲阜文化经济特区的历史机遇,坚持政府主导战略,深度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设施功能,深化城市形象宣传,大力开拓旅游市场,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把邹城建成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推进旅游项目建设
坚持旅游大项目带动,科学规划引领,高标准建设五大旅游项目。一是峄山旅游综合开发。加快峄山突破步伐,提速推进峄山景区提升、邾国故城遗址保护、邹鲁生态园建设,建成区域休闲观光、山岳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儒家文化新峄山。二是两孟文化旅游区改造提升。围绕世行项目建设,实施因利河片区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尽快恢复三迁祠、断机堂等历史遗存,重塑历史文化名城形象。三是现代文化主题公园。尽快启动规划,重点建设环湖公路、沿湖公园大型游乐园等参与性项目。四是明鲁王陵遗址公园提升。以明鲁王陵园主体建筑为核心,周边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区、神道西部周易文化区、神道东部基础建设及博物馆明鲁王文化展示区。五是邹东乡村旅游小景点建设。加快推进凤凰山、康王岭、五宝庵山、狼舞山、十八盘山等重点小景区建设。
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城区商业区、火车站、汽车站、京台高速服务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建设; 开通假日旅游专线,对接济宁、曲阜、高铁站旅游市场,增加通往景区的旅游专线车辆和车次,实现邹城旅游“零换乘”。继续在高速路邹城路段、入城主干道、城区主要路段科学规范设立景点引导标牌、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牌,完善城市旅游标识系统。
大力推动旅游产相关业发展。规划商业步行街区、特色餐饮街区、文化娱乐街区建设,发展特色旅游购物、旅游小吃。结合中华母亲文化节的举办,组织策划一批邹城特色文艺演出节目,逐步坚持常年演出。积极挖掘孟府养生宴、十八盘农家菜等菜系菜品,引进高品位的购物、餐饮、酒吧、茶馆、康乐等休闲娱乐项目。
统筹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林、水、交通等项目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有机结合。集中涉农资金向乡村旅游倾斜,结合村村通和网络化延伸工程,做好乡村旅游景区和主要干道的连接工作,全力抓好小景区创建、乡村驿站和乡村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设,并做好小景区的招商引资工作。
深化旅游品牌推广
策划邹城市形象标识和口号,在各类政务、商务及经济文化旅游交流活动中,使用“文化济宁”的标识和口号以外,统一包装印制邹城的对外宣传标识。加大国内主流媒体宣传推广力度,着力提高孟子故里邹城的知名度。
在“文化济宁”大品牌下,加快中华母亲文化节提档升级,策划包装“邹东深呼吸”、邹东人家、山里人家等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品牌。精心打造“孟子故里修学游”、“中华成人仪式之旅”、“孟府感恩之旅”、“儒家文化第一山休闲游”等文化旅游产品和品牌旅游线路。加快推进旅游产品一体化,积极与曲阜、微山、滕州合作,策划济宁山水圣人———峄山、微山红河湿地、孟子,孔孟故里修学等一批跨县市的二日游、三日游产品。构建邹城“智慧旅游”体系,建设邹城旅游网站及邹城旅游手机APP平台,并在邹城商务宾馆、景区等地安装一批邹城旅游宣传触摸屏一体机,构建营销推广平台。出台奖励办法,对联络接待海内外游客数量大的旅行社,给予奖励。加强与曲阜、泰安的挂靠联合,整合“山·水·圣人”旅游线,把邹城景点纳入到各大旅行社的精品线路中去,做到资源互补、客源互送、市场共享、互动发展。
大力优化旅游环境
加强旅游咨询服务功能,在城区商业集中区、火车站、汽车站、京台高速服务区设立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旅游服务平台与功能。设立邹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强化旅游服务。加大旅游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全面贯彻落实旅游法,进一步规范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经营与服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维护广大游客权益,确保全市旅游行业环境公平、公正。积极邀请旅游院校教师、行业内资深专家,对旅游管理人员,旅游特色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农家乐经营户进行专题培训,提升行业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在各景区景点显著位置设置旅游投诉热线,建立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处理结束后第一时间向游客反馈结果,并征求游客的意见,充分展示孟子故里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邹城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旅游发展委员会,研究决策和协调解决全市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旅游业发展重点镇、街根据镇域实际同时建立领导机构和专门管理机构。建立邹城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A级景区创建、乡村旅游发展和镇街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以及旅游企业发展奖励。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信贷投入和延长贷款期限,鼓励大型民企采取合资、合作、兼并、参股、出售、转让、租赁等方式,开发邹城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深入实施“人才兴旅”战略,支持邹城技术院校开设旅游学科,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定向为本地旅游企业输送人才。着力引进一批与国际接轨的旅游管理和经营人才,并加强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免费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和水平。逐步把旅游发展纳入镇街综合考核,特别要把A级景区创建和农家乐培育作为加分因素,以此调动全市各级发展旅游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