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同样是9月13日,浪漫主义有两种姿势:在中国,很多人因为明星的分分合合而重新打量爱情,或为“八年之痒”而扼腕,或为劳燕分飞而叹息,却一律看不见父母与祖辈相依相守的柴米油盐;在美国,媒体却兴奋于这样的创意,当地时间12日晚,利用300多个气球穿越大西洋美国探险家乔纳森.特拉佩称安全降落于一偏远地区,如果顺利完成穿越,特拉佩将成为利用集束气球穿越大西洋的世界第一人。这是类似电影《飞屋环游记》的浪漫,300多个色彩斑斓的氦气球升空,探险与生命的激情一瞬被点燃。
美国冒险家乔纳森 特拉普再次挑战气球飞行,有如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真人版
民间探险自然不是什么稀奇事,徐霞客早有言,“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不过,游历自然、探索世界的念头,似乎总是渐行渐远的事。如果“飞屋环游”在中国会怎样?一来,且不说薪资增长机制够不够买这些奢侈的气球,房贷还没还完、养老金还捉襟见肘,想想如专家说的,50岁后“男的做园丁女的洗衣服”,就算有点闲钱,谁还敢有上天入地的想法?
二来,推算一下,这300多个气球从筹备到起飞,基本都在工作日,请假何其难、加班何其多?在这个要靠“拼假攻略”与资方斗智斗勇的年代,“人月两团圆”都遥不可及,与其玩气球,不如回趟家,省得总是“千里共婵娟”。不过前些日专家也说了,称按中国发展速度,2030年一周或可休3天,到时候,“假日搭桥”等企业用工文化也许会化为现实。但眼下,想要“飞屋环游”,就像歌里唱的,“有钱了也没时间”。
更大的问题是,300多气球,从11日晚开始,大约150名志愿者开始往气球里充氦气。要让这些庞大的气球飞上天空——正点率世界倒数的中国航空公司都解决不了流量管制、空域有限等难题,私人申请,还是先过了城管这一关再说吧。
这话当然不是无的放矢,8月31日,5岁“裸跑弟”驾驶一架固定翼飞机飞越北京野生动物园,创造了吉尼斯最小飞行员纪录。此事一经报道后,立即引起了广泛争议。尽管“鹰爸”并援引2004年中央电视台的报道来证明驾驶该飞机的人员年龄、航空知识和飞行经历不受任何限制,不需要进行考核和获得飞行执照,但此后坊间呼吁禁绝的声音还是不依不饶、三日绕梁。
金钱、时间、制度,还算可以调整的变量,但心态疲了,生活就程式化了。
细究起来无非两个原因:一是生活所迫。每日行色匆匆,诗意栖居才成为一种奢侈。二是教育所累。几天前,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就说了,“中国教育目标性太强,缺乏创意性。很多教育,比如美术、音乐等基本都被砍掉,而这些恰恰是创意性教育,我们都是左半脑教育,没有右半脑教育,准确的讲中国基本上都是‘脑残’,我们都是半个脑袋,你还指望他去创新吗?”
不是说人家玩“飞屋”,我们就非得吹气球。对待生活与生命,浪漫主义激情与现实主义理性,永远是并行不悖的两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