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位于曲阜市西北部的吴村镇,是典型的农业山区乡镇,绵延28公里的九仙山坐落其中。该镇紧紧围绕“农业观光特色镇”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审视自身优势、目标定位和战略措施,以创新求突破,以实干谋跨越,努力构建“圣地明珠、林海果园”休闲旅游度假圣地,走出了一条生态崛起的科学发展之路。2013年,先后承接了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全省孝德文化建设研讨会、省林业厅经济林种植观摩现场会等。
在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化、深入中,也在对九仙山景色的震撼中,有了记者与吴村镇党委书记、九仙山管委会主任高晓华的一席谈。
高晓华谈到,吴村镇位于泰安、曲阜两个旅游城市的联接点上,交通区位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吴村镇是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旅游景区,辖区内的九仙山景区以文化底蕴深厚、山野风光绮丽、奇石险峰密布而闻名,誉为“小泰山”、“江北婺源”;休闲农业发展迅速,4万亩,二十多类、上百个品种的林果资源,赋予吴村“林海果园”的美誉。
围绕农业观光特色镇建设,按照“一轴三区”发展规划稳步推进。高晓华如数家珍:即以23.6公里九仙山观景“绿道”工程为轴,结合资源、生态禀赋差异,将全镇78平方公里、26个行政村规划建设产业项目聚集区、生态旅游开发区、高效农业示范区三大板块。在产业项目聚集区,已有博诚机电、旭鑫农电、伟恒生物等35个项目相继落户在项目聚集区,总投资额达50亿元,形成汇集商家投资的“汇金地”。在生态旅游开发区,围绕齐鲁逍遥乡村游这一主线,加快推进“儒、释、道”文化汇聚区、“奇、美、幽”休闲旅游区、“健、趣、乐”拓展露营区;“游、购、娱”综合服务区、“采、品、乐”休闲养生区“五区”建设,全力打造国家级生态镇。在高效农业示范区,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生产,瞄准城市群体的“菜篮子”、“果盘子”,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以“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为引导,推进全民创业,规划建设6万亩林果分类种植区,打造高效循环农业产业园区。这方面的成绩已是可圈可点。
高晓华介绍说,围绕“一轴三区”,吴村镇做好了四篇文章。
以“绿道”引领,设施先行,谱基础之作。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了集休闲度假、景观赏析、民俗体验、农业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吴村“绿道”建设工程,骑车自驾、吃农家菜、观生态美景,绿道旅游已成为吴村旅游发展的新亮点。立足2013年“水利工程突破吴村年”,启动实施了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陈寨坝调水工程、三官和张庄水库增容加固工程,完成了7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集培训、食宿、拓展训练为一体的圣地银龄度假中心、龙栖湾休闲度假村等项目落地使用,完善了旅游服务设施,拉长了旅游链条。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十个村村”全覆盖工程,呈现出“路网相接、绿廊相连、水系相通”的框架布局,有路亦有景,“民俗风情、生态田园”绽露在千年古镇。
以生态为要,“接二联三”,绘开篇之作。实施“接二联三”工程,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把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接二产,实现加工产业新突破。结合林果种植辐射功能,引导杰姆士肥业、四方可降解农资、汇鑫源果品深加工、鑫恒农业机械、犇牛生态观光养殖等6家涉农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打造农业品牌,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联三产,实现物流、销售、旅游观光新突破。建设天然果蔬冷库、高楼恒温库2个,建设果品批发市场1个,打造精品采摘园区、星级农家乐12个,新建家庭农场13家,规划设计精品旅游线路6条。
以项目为重,亿元引领,作发展之曲。投资16亿元的现代企业家培训与传统儒家文化弘扬于一体的孔子学苑项目现正进行格物殿建设工程;投资2.4亿元的佛教建筑群———芦斗寺佛文化景区建设现已完成修身殿建设;投资2.1亿元的孔府茶文化博览园项目完成一期100万株白茶种植,炒茶厂项目已进地施工;投资1.4亿元的山东最大的能源林种植基地———能源林玫瑰庄园项目栽植黄连木230万株,在这些大项目的带动下,山东综艺频道“天池快乐向前冲”实景基地、圣程攀岩CS基地、葫芦套民俗村二期、峪西孝贤文化民俗村、四季常青苑等项目抢工期,赶进度,项目建设呈现“群星灿烂”之势。
以落实为先,转作风提效能,为保障之作。高晓华深沉而坚毅地指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重在抓好落实,重在稳中有进、有为,努力把九仙山,这个泰安、曲阜间的联接点打造成保护与开发的黄金生态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