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素有“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之美誉的济宁市历史文化悠久,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和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的故乡,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作为京杭大运河沿岸的重要城市,运河的开通和兴盛使文化又具有融南汇北的特色。境内文物古迹众多,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95处,曲阜和邹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三孔”是世界文化遗产。如今济宁这座城市已是海内外素享盛名文化圣地和旅游目的地城市。
近年来,济宁市围绕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战略目标,突出“项目建设、市场开拓、服务提升”三项重点工作,济宁市旅游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据统计,2012年济宁市接待境外旅游者37.36万人次,同比增长9.82%,国内旅游人数4201.01万人次,增长16.12%,国内旅游收入330.6亿元,增长20.2%。济宁市全年旅游社会总收入342.18亿元,增长19.52%。旅游创汇18412.8万美元,增长3.63%。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济宁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大项目建设助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济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梳理了10个已有详规的旅游大项目,编制了旅游招商项目册,积极招大引强。适应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加快推进旅游新景区的建设和老景区的改造提升,尼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微山岛景区旅游综合开发目、万紫千红旅游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区等休闲度假类项目成为投资热点。目前济宁全市在建重点旅游项目59个,投资总额概算867亿元,其中总投资过5亿元的30个,过10亿元的15个,过50亿元的6个,过100亿元的3个,呈现出数量增多,规模扩大,项目类别、结构更趋合理的良好态势。
强化品牌宣传开拓旅游市场
将“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定为济宁市城市形象宣传口号,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宣传。加大对国内外重点节点城市的市场开发力度,组织县市区和重点旅游企业分赴河南、安徽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扩大了济宁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依托济宁丰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国学、水浒、祈福为切入点,包装策划了人文经典体验之旅二日游、生态水乡休闲之旅二日游、孔孟文化微山湖风情之旅二日游、水浒故地运河风情之旅二日游、拜师习儒走近国学修学之旅二日游等五大主体旅游线路。发挥节庆活动平台优势,加强创意策划,以节庆活动引导市场消费,开展了泗水赏花汇、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邹城母亲文华节、梁山水浒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济宁旅游消费。
强化行业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济宁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方面,扶持旅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从旅游业发展引导资金中支出450万元,对22个景区、24家旅行社、7家星级酒店等进行了奖励,激发了旅游企业加快发展的主动性。同时,开展了素质提升行动,实施了“五大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开展了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在山东省首批开通了“12301”服务热线,累计受理咨询226件,满意率达100%。积极邀请50名“行风监督员”深入旅游景区、饭店等旅游企业进行调研,强化了社会外界对旅游行业的监督。开展了旅行社“挂靠承包”和“零负团费”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了旅行社低价恶意竞争行为。共受理投诉24件,处理24件,挽回游客经济损失16000元,游客满意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