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库里一共就100多副年画,元旦前就定的差不多了,实在没货了,再等几天,我再想想办法。”三孔旅游服务公司总经理尹洪福放下电话后跟笔者说:“春节是销售旺季,现在好多礼品都脱销了”。不一会儿,他的手机又响起来。
循着尹洪福所指的方向,笔者看到展厅里悬挂的一幅年画,上面是两个扎小辫的小孩,正想方设法将五只蝙蝠装进一个竹筐里。“这是传统的年画,寓意纳五福,是采用饾版工艺在宣纸上手工印刷的,卖得很好。”尹洪福说。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受到热捧,孔府文化礼品的销路也越来越好,单就该公司在2009年推出的三、四千块钱一套的手工线装书籍,每年能给公司带来30多万的纯利润。而到了过年过节,不仅是年画、福字,还有传统的春节祭器,都供不应求。在此期间,尹洪福和他带领的三孔旅游服务公司也格外忙碌。
笔者在孔府商品展室与尹洪福交流时,刚有客户前来购买梅兰芳的牡丹图。这是梅兰芳先生专程到孔家拜访衍圣公时所绘的,三孔旅游服务公司按照原图进行仿制,制作了40幅,客户则表示“有多少要多少”。
尹洪福介绍,春节文化礼品近年来异常走俏,像道光皇帝赐给孔府的“福”字,公司刚推出几十幅刺绣的就被抢购一空。有一位建筑商想买,而公司没货,后来只好把挂在单位餐厅里的一幅给了他。而公司仿照台北故宫里的藏品而开发的缂丝的“福禄寿”,做完后我们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当天晚上就被一个客户出价12万元买走了。
不仅是中高端礼品,大众化的文化产品也卖得不错。三孔旅游服务公司仿照孔府里过年用的祭器,制作了一批小香炉、烛台、盘子、碗,倍受到老年人的欢迎。
“现在过春节,人们崇尚传统文化,尤其是老人,想给孩子讲讲原来家里怎么过年的,有了这些东西,年的味道就更浓了,过完年收起来,来年又拿出来,可循环使用。”尹洪福说。
“这是前年正月十五做出的产品,一直在脱销。”尹总指着展厅里的香炉告诉笔者,“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一些摆件,赢得了社会认可,目前已经走遍广东、浙江、江苏、河北等地,已有50多家公司与我们合作。”
“抓住孔子文化,抓住国学热点,挖掘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聘请了致力于研究孔子、研究国学的四、五个老专家。借助于这些老专家渊博的知识,加上公司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开发产品,因此做得比较好。”尹洪福说,2012年,三孔旅游服务公司销售文化礼品的收入达5000多万元,比2011年增长2000多万元。对今后孔府文化礼品的市场前景,他更为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