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是春运的第一天,铁道部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路每天开行客车2227对,定员能力415万,春运期间每天将增开临客450对,高峰日可运送旅客700万人次。尽管如此,在春运高峰期,由于客运需求很大,铁路运输能力仍然存在较大缺口。铁路春运只能是以能力定运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1月26日新华网)
春运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到34.07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实际完成增长8.6%,其中铁路旅客发送量约2.25亿人次,增长4.6%。在这个迁徙过程中,个中的滋味只有参与其中的个体才能体会到。
铁路由于安全性高、可达性强、票价便宜,往往是旅客出行的首选。于是,“一票难求”成为无数人的心头之痛。多少人在电脑前苦苦刷屏,多少人运用各种各样的关系为了那一张返乡车票。于是,所有人把矛头指向了铁路,指向了12306网站。铁路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是事实,但是是否有人想过,34.07亿的旅客发送量是一个什么概念?2.25亿人次是不是铁路的不能承受之重?中国春运运送的旅客数量已经达到令人恐怖的地步。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那么多人需要返乡,如果只有一半是17亿,如果铁路今年运送的旅客是1亿人次,那么,春运还会是那个春运吗?还会“一票难求”吗?当铁路的运力在经过这些年的跨越式发展后,依然无法满足春运需求,而平常的上座率却不高,造成巨大的浪费,显然问题已经不在运力,毕竟春运只有四十天。
固然春运期间会有一些游客,但毕竟是少数,更多的需要坐火车的,是离开家乡谋生的人群。中国由于城乡的差异,由于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大学生毕业后大多愿意留在了大城市,大量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到发达地区谋生挣钱。而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于是到了春节,回家过年,回家看望父母就成了一种必须,才有了春运。
如果大学生可以在自已的家乡找到发展的机遇,如果农民工可以在家乡挣到相应的收入,那么相信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背井离乡,相信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忍受大城市高房价、高房租的折磨。不断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减少城乡差异,缩小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这才是解决春运的根本。如果问题的根本得不到解决,就算铁路再提高运力也无济于事,只能造成更大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