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国内各地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之时,兖州也正在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悄悄地踏上了城市转型之路。随着总投资30亿元、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兴隆文化产业园将于今年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兖州即将跨入文化旅游之门。半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兖州真的做好准备,迎接来自海内的游客了吗?餐饮、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具备这种承载力吗?
兖州,除了“煤炭城市”、“工业城市”之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得不提:四千多年前,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兖州居其一;三国时期,曹操起兵兖州,实现宏图霸业;隋唐时期,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双曜相汇”,震惊文坛;明朝,鲁王府声震齐鲁;宋朝时,兖州成为佛教圣地……
诚然,兖州是一个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可说的、可落在纸上的多了去了,但供人们可参观的遗迹,除了破烂不堪的青莲阁、年久失修的金口坝、还有规模大减的天主教堂之外,少的可怜。兖州想成为人潮涌动的旅游城市不太容易。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也许是命运使然。偏偏在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当天,兖州兴隆塔地宫发现了佛祖真身舍利和一大批珍世文物,这让兖州人的旅游城市梦变得豁然开朗。由此,兖州也找到了一条城市转型之路。
纵观国内旅游城市,无一不是现代服务业发达:杭州市西湖区现代服务业在全区的生产总值中占到了50%,现代服务业带动的就业岗位达到了近30万人,群众的收入也多来源于三产服务业;无锡灵山胜境风景区带动三产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力量,带动了周边10平方公里的房地产、酒店、餐饮等产业的发展,为周边群众提供了5万个就业岗位;河南登封建成的以禅文化为主题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大型实景演出,拉动了周边300家的餐饮、酒店业发展,为1万多人就业提供了岗位。
2011年兖州市经济发展中,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2%,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济宁市2个百分点,与兖州市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远不能适应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全市经济在更高层次上跨越发展。
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支点,一方面彻底扭转长期以来兖州“有文化无市场”的局面,更为重要的一方面,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兖州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
2010年9月份,兖州文化旅游产业的“航母”呼之欲出,总投资30亿元的兴隆文化园集名寺、名塔、演艺、体验、休闲为一体,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着眼于打造高端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从园区规划、园区建设、融资模式、文化内涵挖掘、市场营销方面精心着手,精心选择国内外顶尖策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团队,参与兴隆文化园的规划建设。充分利用周边旅游资源,与泰山、曲阜共同研究推出“儒—释—道”经典文化旅游线路,打造成继“好客山东贺年会”、“好客山东休闲汇”后,第三个国内外知名的高端旅游品牌。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兴隆庄文化园东区和西区已经完成了总工程量的80%左右,预计将于今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进入后期施工阶段,那我们与之相配套的诸如酒店、餐饮等旅游配套设施怎么样了呢?届时,能不能承受住大量游客的涌入的呢?那么,我们从与文化旅游相配套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来看一看。
吃:兴隆文化园建成后,每年将有几百万游客的吃饭问题,是兖州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首先面对的重要课题。
目前,兖州大大小小的餐馆近千家,餐饮业很火。但从规模上讲,真正有规模、有实力的餐馆不多,有庞大旅游团队接待能力的餐饮更是屈指可数;从档次上来看,兖州餐饮业普遍是那种小打小闹、贴近群众的小餐馆,档次低、环境差、卫生差,真正上档次的餐饮很少,品牌餐饮业连锁更是凤毛麟角;从餐饮特色上来说,在兖州的餐饮业发展过程中根本没有形成兖州所特有的餐饮特色,各色菜系混杂不清,没有那种让游客吃了还想再来的招牌饭菜。
近几年,我们发现了在服务业发展上的差距,狠抓餐饮业发展的档次和规模。重点培育10家特色餐饮饭店,推出一批地方传统小吃,富源春酒店等以餐饮为主题的酒店陆续投入使用。餐饮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发展,从去年的餐饮业数据上可见一斑:2011年,餐饮业税收在2010年翻番的基础上,餐饮业实现税收2155万元,同比增长45.80%,增收677万元。
高增长率掩盖不了兖州市餐饮业发展层次低、规模低的不争事实。要想成为旅游城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兖州当务之急要加快餐饮业的提档升级,推进一批餐饮业项目尽快开张,形成兖州自己独有的餐饮特色,用吃留住游客,用吃让游客记住兖州。
住:住宿是让外地游客在兖州进一步扩大消费的前提,也是拉动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兖州共大大小小的酒店、宾馆、旅馆300多家,但真正够得上旅游住宿标准的寥寥无几,星级酒店就有可怜的3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0家,三星级酒店2家,商务酒店、快捷酒店也很少,休闲度假村更是没有。
兖州在酒店宾馆业发展上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问题:规模小、档次低,高档次的酒店更是少之又少;酒店宾馆业态单一,业态多元化并没有真正形成。
着眼于提高接待能力,今后几年内兖州市将建成2家五星、4家四星、8家三星、16家二星级酒店,合理布局引进建设一批星级酒店、高档次假基地、快捷连锁酒店、“农家乐”乡村旅馆等各类住宿场所,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游客的住宿需求。同时加强酒店文化建设,打造一批主题文化酒店和特色酒店,以应对文化旅游业“爆发式”发展。
行:畅通的交通环境,是旅游城市的必备条件,这关乎着游客来兖州的流量。
在“行”的要素上,虽然兖州坐拥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但城市基础设施的陈旧落后,仍是制约兖州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此,兖州市从几年前就启动实施了以七大类、109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为总抓手的城市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兖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观,拉开了现代城市框架,打通进出兖州的通道,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
针对交通设施提升,完善对接高铁站的路网布局,通过泗河九州大桥和道路工程、酒仙桥路南延至崇文大道工程、火车站改扩建、游客集散中心工程,全面增强承载服务能力,旅游通行能力。
目前,酒仙桥路南延至崇文大道的关键性工程——泗河兴隆大桥几近完工;泗河九州大桥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届时,将形成与曲阜高铁的无缝对接。从曲阜高铁站15分钟便可达兖州。
游:看好的景点、走合理的旅游线路,感受好的旅游服务,是游客旅游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固然,兴隆文化园是兖州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工程,无论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施工,还是从审美上,都可以让人感受到兴隆文化园的无限魅力。但仅仅一个兴隆文化园不能支撑起一个旅游城市的重担,那就需要一个以兴隆文化园为龙头,其余景点为辅助的景点群落。
在建设兴隆文化园的同时,我们还要启动包括李杜公园、农高区农业休闲观光游、泗河景观带、郑氏庄园、协和广场等一批景点的规划设计工作,适时启动建设。在兖州,形成以兴隆文化园为支撑,其余景点为补充的旅游景点新格局。
在旅游景点搭配上,要把兴隆文化园与太阳纸文化博览馆、兴隆庄煤矿工业游等景点有机结合起来,让游客来兖州旅游物有所值。
在旅游软环境建设上,兖州市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旅行社,真正有规模、有实力的旅社行几乎没有。要通过多种形式,再吸引一批旅行社来兖落户。不仅要加大旅行社的数量和规模,更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扩充一批旅游从业人员,为外来游客提供更为优质的旅游服务。
购:游客们到一个地方旅游,买特色商品、品当地小吃是不可或缺的课目。如何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尤为重要。
结合城市“三大板块”建设,兖州市正着力打造东城生态商贸区、老城特色商贸区、新城现代商务区“三大城市商圈”,以紫金城、名嘉广场、财富新天地等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项目,火车站广场、广场商厦等改造提升项目,银座商城、贵和商城等大中型商贸区建设项目为牵动,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商贸品牌,打造一批与文化旅游名城相适应的高档次商业组团。同时,按照“一街一特色”的原则和“提升老街区、发展新街区、创建名街区”的思路,建成中山路步行街、新城区金融街等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同时,扶植一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推出一批体现兖州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拉长旅游消费链条。
就目前来看,兖州市商贸布局正在启动,一批商贸业企业已经开业,但还有一批商贸企业正在开工建设,特色街区建设还在规划设计的图纸,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亟待加快进度。以兖州为自身特色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还没有真正面世,需要民间资本迅速推动,适时推出一批特色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打好“兖州”牌,很有必要,也显得很紧迫。
娱:娱乐活动,是旅游服务的配套产业之一,一个良好的娱乐活动环境,可以让游客玩的舒心、顺心、开心。
也许兖州是孔孟故里,长期受孔孟之道思想的耳濡目染,兖州人的思想解放程度不高,服务业开放度不大,歌厅、舞厅、足浴等娱乐设施停滞不前,而且规模、档次等也都十分落后,目前,兖州整个娱乐业也就是有20家成规模的,高档影城也就1家,与大城市、旅游城市相比,差距甚大。
好在,兴隆文化园的佛陀主题公园的大型实景演出《菩提·东行》已经编排完成,挖掘推出一批具有地特色的文艺精品节目,定期举办节庆、演艺、体验等系列文化活动,但这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目前,兖州市开发引进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光明影院、名嘉娱乐中心、紫金城影视城等一批大型休闲中心、剧场高档次休闲娱乐项目。虽然很多影城都在建设和规划之中,但一旦游客大量涌入,这些娱乐设施或许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还有,兖州缺少一个或几个真正有规模、有档次的游乐场与文化旅游相配套。
随着总投资30亿元、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兴隆文化产业园将于今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兖州即将跨入文化旅游之门。文化旅游,兖州准备好了吗?旅游产业配套设施发展该如何布局?旅游产业“六大要素”每一个要素应该都有一个相关的长远期规划来引导。还有就是旅游景点不能仅仅靠一个兴隆文化园,还要有一批景点去支撑,去与兴隆文化园相互补,这一批景点要形成“规划一个、设计一个、建设一个、运营一个”的梯队跟进的趋势,力争在几年的时间内,把兖州的文化旅游打造成一个景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