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全市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暨文化建设突破曲阜动员会议后,济宁市旅游局迅速行动,于5月17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马平昌书记、梅永红市长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战略的意见》。通过学习,全局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一致认为加快发展济宁文化旅游产业是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我市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争当淮海经济区排头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更是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促进济宁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市旅游局将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为契机,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力促济宁旅游跨越发展。
全力打造精品文化旅游项目。立足文化资源优势打造重点旅游项目,着力把今天的旅游精品项目打造成明天的文化遗产精品。在策划重点旅游项目时,优先挖掘重大文化资源,发挥既有优势,着力推进儒家、水浒、运河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努力打造一批反映重大文化题材的重点旅游项目;抓住文化旅游大融合、大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把重大文化项目打造成可游览、可参与、可体验的旅游项目,使之成为体现城市精神和文化的有效载体。
全力打造旅游产业体系。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产业体系,以曲阜、邹城市为中心,以尼山圣境旅游项目为制高点,打造中国儒家文化旅游产品高地。以汶上县、兖州市为中心,以兖州兴隆文化园为制高点,打造中国佛教文化旅游产品高地。以梁山县为中心,以水浒主题文化公园为制高点,打造中国水浒文化旅游产品高地。开发和营销好“成人礼”、开笔礼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抢占文化旅游的制高点,增加市场竞争力;积极构建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着力保护一批湿地、河流、山林等自然生态资源,以泗水、微山为中心,打造区域生态旅游的高地,引导金乡、鱼台、嘉祥等县发挥各自优势,彰显文化或生态特色。
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落实好“城市不仅要为市民服务,也要为游客服务”理念,把“宜游”与“宜居”和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结合起来,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按照打造旅游目的地的城市的发展方向,推进城市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健全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道路交通标识、旅游救援体系等,为游客提供济宁“礼仪之邦”文化服务环境;着力营造开放、包容的城市发展环境,以博大的胸怀,在全社会营造开放、包容的城市发展大环境,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自由流动;着力营造游客、市民共同生活的城市空间,教育引导广大市民关爱游客,在市民待遇等方面平等对待游客,把城市建成游客、市民友好相处、共同的家园;着力营造优质旅游服务环境,广泛组织开展诚信经营、文明服务活动,联合市直八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坚决打击各种侵害游客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享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放心的服务。
全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文旅合作机制,积极探索推进文化旅游协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不断开创文化旅游工作的新局面;从文化旅游的角度命名一批山、泉、水、石、树、道路等,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打造始祖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梁祝文化、水浒文化等城市地域文化。在城市主干道、主要街区、主要休闲购物场所等地,打造一批城市文化雕塑群。通过市歌、市花、市树等渲染城市文化气息,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在旅游“六要素”中注入文化,通过游主题文化景区、读济宁文化书籍、听济宁文化故事、看济宁文化演出、购济宁文化旅游礼品、品孔府宴、喝孔府家酒等,体现城市浓浓的文化氛围。在机场车站、商场超市、医疗卫生等旅游公共服务区开辟城市文化空间,宣传、展示城市文化底蕴;活跃旅游演艺市场,创新演出形式,提升节目创意,突出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打造旅游演艺品牌。积极推进文化演出进景区、进酒店,以丰富旅游者娱乐生活。深入挖掘文学素材和民俗文化,量身定制具有轰动效应的电影或者电视剧,进一步提升济宁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