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记者在昨天上午召开的济宁市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获悉,今年济宁市将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加快建设一批带动力强的旅游大项目,立足特色全面兴起乡村旅游,开发更多精致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立体化推进旅游产业大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崔洪刚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表彰了2011年度全市旅游工作先进,向我市新评定为国家4A、3A级的景区授了牌,曲阜市、兖州市、梁山县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梅永红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市旅游业的快速进步,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各方面人士表示感谢。他说,旅游业是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对于济宁来说,发展旅游业有优势、有基础,促其加快发展时不我待、意义重大。多年来,我市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去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3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6亿多元,旅游业已成为给更多百姓带来收益的产业,成为拉动济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完全具备了大发展、新跨越的基础条件。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发展旅游业摆在关系济宁未来命运的高度,作为优化全市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凭借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以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推进重大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加强文化旅游品牌创建,积极促进旅游业与工业深层次融合,通过快速壮大旅游产业带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持续扩大就业供给、增加群众收入,有效改善济宁城市形象。
梅永红提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着力突破体制机制瓶颈制约。学习借鉴周边城市发展旅游产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认真分析查找自身不足和差距,进一步理顺完善体制机制,以开放的理念、市场化的手段,充分与资本、信息、人才、营销等要素形成对接,让最优势的资源为我所用,推行最先进的投入运营模式,开创旅游业发展新格局。二是着力完备产业体系。努力在规划政策层面上更多地进行谋划,促进资源整合,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改变我市旅游“门票经济”、资源条块分割和市场主体“小、弱、散”的状况,加快构建起“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旅游产业体系,大幅提升我市旅游产业的消费质量、水平和效益。三是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加大旅游城市服务品牌的宣传力度,让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市民心中,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擦亮旅游服务窗口,打造城市靓丽的名片,让每一个来济宁的游客都能感受到孔孟之乡文明向上的独特魅力。
崔洪刚就落实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旅游产业规划设计、项目建设、品牌打造、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殷允岭、副市长吴霁雯、市政协副主席陈颖等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