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三亚被推向舆论“风暴眼”,关注焦点并非三亚骄人的旅游业绩,相反却是三亚开门迎客关门宰客的沉重话题。一则“三个普通菜被宰四千多元”名人微博的曝光和“超七成受访者在三亚遭遇过宰客”的调查,更是把社会各界对三亚旅游乱象的批评推向高潮。三亚旅游为何对有些商家店家宰客现象选择睁只眼闭只眼,游客为何面对挨宰束手无策,值得深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亚旅游管理乱象由来已久,早在几年前,笔者到三亚旅游,就有类似挨宰的印象,只是当时被宰的人较少或被宰的钱财不多,大家各自暗自叫屈罢了。然而这两年来,情势日渐恶化,与从海南游玩回来的朋友聊天,话题往往不是三亚如何美丽云云,而是在三亚被宰受骗的奇闻怪事,以及挨宰后种种痛心疾首的激愤言辞。更为可怕的是,在这些问题及表象背后,当地旅游管理部门似乎无动于衷,不是猛药除病,而是一味捂着盖着掖着。如,春节后三亚市政府新闻办的官方微博声称,“今年春节黄金周在食品卫生、诚信经营等方面三亚没有接到一个投诉、举报电话,说明整个旅游市场秩序稳定、良好”,好一副沾沾自喜志得意满的模样。幸有海南省工商局消费者投诉举报指挥中心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公开披露春节期间该中心接到的投诉中,三亚地区是投诉的重点,占全省申诉举报量的45.36%。三亚市所谓“零投诉”声明这种恬不知耻的行为,不但让社会各界看了大笑话,也大大减损了三亚地方政府的形象。
三亚对旅客挨宰等投诉现象不管不问,甚至纵容部分商家欺客,大肆赚取昧心钱,其底气何来?笔者认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最大的底气是其优越的自然资源。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海南岛环岛绵延着1580多公里的海岸线,拥有50多个风光旖旎的海湾,所辖海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二,旅游资源在国内独一无二。其次,特殊优惠政策恐怕是三亚得以傲慢骄横,傲视群雄的最大底气。诸君还曾记得否,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欲以“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为目标,全力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正是有了这柄尚方宝剑,全省包括三亚的各项旅游建设才如火如荼强力推进,历经几载便蜕变升华,完成了从一个旅游小岛到旅游大省的华丽转身。再次,旅游开发以经济为先的风向标,也是当地商家店家胆敢妄为的底气之一。除了上述三个因素之外,游客“能忍者自安”的心理也是变相纵容的要素之一。普通旅游者认为,出门在外,图个安乐,只要不是挨宰得过于离谱,总能把苦水咽进肚子里,顶多心里学阿Q骂几句了事。即便遇到维权意识强烈的客户,也难以架住本地人的种种威胁。正是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才变相助长了部分商家“不宰白不宰,宰你也无妨”的心理优势。
另据报载,少林景区因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评分较低,距离5A级旅游景区标准差别较大,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要求“限期整改”。但愿少林园区的挂牌整改对三亚有所警醒和触动,期待三亚有关部门对旅游管理作一次深入全面的反思,对相关投诉及问题来一次全面的整治和规范,不要再干出那类抬起石头砸游客双脚的蠢事来。在这里,杀鸡取卵的古训尤应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