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泉林镇位于泗水县最东部,地处济宁、临沂、泰安三市交界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泗河源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泗河文化发祥地,先贤仲子故里。镇域总面积118.4平方公里,辖65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人,2000年被省政府列为中心镇,被评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山东省特色产业乡镇”、“孔孟之乡乡镇之星”、“济宁市经济发展跨越乡镇”。从2010年,该镇就制订了山东省旅游强镇创建规划,通过两年的努力,创建各项准备工作已顺利完成。
泉林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中国泉乡•生态泗水”品牌形象,提出了建设“工贸重镇、经济强镇、旅游名镇、文化古镇”为奋斗目标,以“突破泉林”为总抓手,构建以泉林泉群景区为核心,以青龙山景区、雷泽湖景区为重点,以“观泉、品鱼、登山、摘果”等功能为载体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格局。截止目前,全镇共拥有国家级3A景区1个,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1处,省水利风景区2个,省旅游特色村1个,市级森林公园1处,三星级“好客人家”农家乐1处, 旅游饭店、农家餐馆、宾馆50余家,全镇可提供床位500多张,全镇登记旅游从业人员共1000余人。2011年,全镇各景区点接待游客约50多万人次,旅游业实现总收入1300多万元。
在创建工作中,该镇重点抓了六个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创建工作计划。明确旅游业为长远发展的支柱产业,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宣传委员为副组长,各部门为成员的旅游强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明确责任目标,细化分解任务。调整旅游发展办公室,由分管旅游工作的宣传委员兼任办公室主任,从各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到办公室,进一步增强力量,促进工作的开展。二是科学编制发展规划,保持产业良性发展。投资200余万元聘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对泉林泉群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完成了泉林泉群景区3.4平方公里的概念性规划和1.6平方公里的景区核心区详细规划,并以此为契机启动了全镇整体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以及青龙山旅游项目开发、机械工业园、石材工业园等重点项目规划,形成了梯次完备的规划体系,确立了泉林泉群景区为核心,以青龙山生态旅游和新雷泽湖旅游为支撑的旅游发展格局。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打造旅游景区品牌。泉林泉群景区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雷泽湖景区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青龙庄村先后被评为市级农业示范园区、省级旅游特色村;古卞桥也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庄村以创建旅游特色村为契机,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以“吃农家饭、住乡村屋、游田园景、享休闲乐”为体验主题的农家乐项目正在逐步壮大。2010年,桃花源饭店被评为三星级“好客人家”农家乐。完善产业要素,大力推进旅游设施建设。全镇共投入5000多万资金用于配套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对旅游景点周边主干道路实施硬化、亮化和绿化工程,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建立旅游咨询中心及投诉中心,完善城市中英文标识系统(路标、指示牌和说明牌)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大力建设旅游公厕,积极筹建停车区、休息亭等基础设施。完成防汛路、泉张路至青龙的连接路等破损老化道路的建设,逐年完成排污改建、管网改造等指标任务,顺利完成了总投资600万元、涉及17个村的青龙山连体供水项目。新增及改建餐饮、住宿场所20余处,累计达到50余家。四是注重宣传促销,开拓旅游市场。充分借助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展示泉林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状况,邀请省电视台拍摄专题宣传片,并在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远程教育网台等媒体中播出;通过悬挂横幅、树立公益广告牌、发放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等方式进行宣传,在全镇上下营造创建旅游强乡镇的浓厚氛围,使宣传更深入、全面、有效。大力开发名优特产,培育形成的鲟鱼、虹鳟鱼、御膳香蛋等一批土特产品,受到了游客的欢迎,成为了重要的宣传媒介。于2010年举办了首届“泉水节”,通过青龙庙会、“泉林杯”摄影展、乡村文明欢乐行、元宵灯会、“舞龙舞狮串接表演”等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打响了旅游品牌,繁荣了旅游市场。五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努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结合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治理327国道、泉张公路、日荷铁路等主干道两侧的景观环境,投资200余万元实施镇驻地干道绿化美化工程,粉刷道路两侧建筑立面2万余平方米,统一撤换广告牌匾近500块,沿327国道镇驻地路段高标准铺装人行道1.5公里,建设道路景观绿化带2万平方米,栽植行道树1万多棵,疏浚整治排水沟2000米,2010年,投资800余万元的贺庄水库防汛路及海螺矿区路工程,提高了防汛能力,使通往泉林泉群景区-雷泽湖景区-青龙山景区的道路更加顺畅。大力开展旅游企业规范管理工作。注重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诚信经营机制;加强旅游安全管理,结合全县“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检查力度,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六是规范创建工作体系。投资30余万元,完善了游客中心,粉刷了墙面。抓好档案整理。投资10万余元制作旅游形象宣传牌,沿主要街道进行了悬挂,为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对照旅游强乡镇验收的标准,分赴各旅游景区、企业收集档案材料,拍摄相关图片,汇总整理成册,共形成档案材料9卷册,七十余万字,图片七百余幅。配备了电脑、照相机,制作了宣传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