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契机。济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济宁有博大精深的孔孟儒家文化,古朴淳厚的始祖文化,豪气冲天的水浒文化,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俊秀奇美的山水文化,激荡人心的红色文化……浓郁的圣地特色,厚重的儒家文化,为济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强劲势头。
“高铁时代”的来临,加快了我市旅游产业的升级。京沪高铁在济宁曲阜市设立站点,游客在曲阜站下车,1分钟内就可以找到开往景区的车辆,真正实现了“零换乘”。乘“高铁时代”之势,我市推出了旅游交通零换乘、旅游环境优化、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秩序整治、旅游市场推广五大工程,目前正如火如荼全面展开。
2011“世界旅游日”及国庆长假的到来,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以“世界旅游日”为契机,各县市区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各旅游企业也纷纷推出特价旅游产品和门票,进一步营造氛围、优化环境,提升服务、规范管理,推进我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大举措。为更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旅游项目推进力度,我市围绕2011“世界旅游日”,多措并举,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击波。
宣传先行。为了让济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济宁,我市加强与央视、凤凰卫视、中国旅游报、山东电视台《旅游天下》栏目等多家媒体的合作,对我市旅游业发展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及时反映我市旅游产业的动态信息。今年上半年市县两级投入宣传资金1700万元,在央视、凤凰卫视等国内主流媒体开展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营销。“国民休闲汇”期间,在济宁日报《旅游》专版开辟“国民休闲汇”专栏。全市各地活动精彩云集,有效提升了济宁旅游形象,增强了“儒济天下,和宁四方,文化济宁”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商品发力。加快旅游纪念品、工艺品、风味食品的开发设计与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购物需求。在“到山东不可不去的100个地方”、“到山东不可不品尝的100种美食”和“到山东不可不买的100种旅游特色商品”评选活动中,我市共有8个景区、8种旅游商品系列以及6种美食入围。
环境优化。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景区环境整治力度,编制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打造和培育济宁“一日游”、“二日游”旅游产品,大力推进旅游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全方位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多方面的旅游需求,吸引更多“回头客”。
项目提速。我市在建旅游项目共有50个,总投资493.21亿元。今年上半年完成了金乡羊山古镇国际军事旅游度假区一期工程、泗水万紫千红生态养生旅游度假区一期工程等项目,鲁西南战役纪念馆新馆开馆。作为全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梁山水浒文化主题公园已累计投资8亿元,今年上半年已完成投资过3亿元。明故城工程二期已与上海复星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文博城、万达广场等一批大项目前期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将于近期开工。与此同时,我市出台了《关于迎接高铁时代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济宁市旅游奖励办法》,积极引导旅游产业发展。
全休闲。“世界旅游日”庆祝活动是旅游业界的一大盛事。我市以“世界旅游日”活动为契机积极迎接“高铁旅游时代”的到来,真正把发展旅游的氛围做足做浓、把“十二五”开局年的工作做深做细。
济宁市“国民休闲汇”活动以“周游孔孟圣地、体验休闲生活”为主题,推出两个休闲主题周。第一个主题周:生态水乡休闲活动周(8月22日至28日),主要包括微山湖渔家水乡休闲活动、济宁市旅游休闲摄影大赛、休闲健身山地自行车比赛、济宁休闲产品宣传展示周活动等。第二个主题周:文化体验休闲活动周(9月19日至25日),主要包括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系列活动、梁山水浒文化节系列活动、嘉祥石雕艺术节系列活动等。各县市区也相继推出一系列文化休闲主题周、文化体验周等活动,休闲旅游一片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