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碧水蓝天、红荷绿苇、鸥鹭翔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日前,在贵州工作的王勇来鱼台探亲,当看到孟楼生态湿地引人入胜的美景时,禁不住吟起了王勃《滕王阁序》里的诗句。“近期前来湿地的游客明显增多,今天我已经摆渡10多次了,滨湖大道修通后,来的人会更多!”鱼台县滨湖街道孟楼村村民张传武高兴地对笔者说。
为建设滨湖生态新城,打造鱼台县生态湿地旅游的亮丽名片。近年来,济宁市鱼台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科学规划论证,决定在突出湿地水质净化的基础上,将湿地建设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了生态与经济的比翼双飞。“鱼台县人工湿地位于东鱼河与新万福河河口之间的湖区地带,紧邻正在建设中的滨湖大道,长25公里,总面积3万亩,其中在7200亩的孟楼湿地打造核心景观区。”该县环保局局长王若强介绍说,整个工程总投资4200多万元,属于湖区湿地生态修复模式,引入了生物群岛概念,增加绿色板块,通过退耕还湖和退池还湖,完成生态、审美、观赏三大功能,达到净化水体,恢复生态的目的。
目前,孟楼湿地景观区一期工程投资2825万元,在植物退化的沼泽地带堆置生物岛12座,开挖土方量47万立方,疏通航道6000米,退耕还湿5000亩,种植红莲、太空莲、菱角、芡实、睡莲等湿地植物6715.5亩,修复芦苇、香蒲15000亩,湿地内的生态环境初步改善,水生植物和湖区林地得到有效保护,鱼、虾、水鸟数量明显增加,多种久未出现的鱼类、鸟类在此繁衍,生态多样性明显增加。湿地核心景观区更是初步形成了“原生态印象”、“绿岛风情”、“苇风荷香”、“曲岸鸣禽”、“碧湖幽深”等亮丽多彩的生态湿地景观主体,游客由原来的每日10余人次,增加到现在的1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