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短短几年间,作为欠发达县的汶上,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文化旅游已逐步发展成为汶上县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产业支撑点,实现了从品牌旅游到品质旅游的根本性转变。“游”上新高度、“游”上新境界的核心,是思想常新、观念更新、敢于创新。
近日,汶上县宝相寺景区,以优异名次入选由省旅游局组织评选的“到山东不可不去的100个地方”之一。这是汶上旅游继荣登“好客山东县域旅游10强”、4A级宝相寺景区荣获“2010山东旅游年度十佳景区”、礼佛大道被评为齐鲁文化特色新地标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汶上县把旅游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和实施“产业兴县”战略的重要支撑,突出特色品牌,强化规划引领,加快项目建设,保持了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逐步实现了从品牌旅游到品质旅游的根本性转变。近年来,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6.8亿元。
汶上宝相寺
佛都品牌构建文化生态旅游高地
近年来,汶上县以打造中国佛都旅游品牌为核心战略,不断加大投资对宝相寺进行纵深建设,同时加大配套产业和旅游新亮点的开发力度,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做优特色、做强精品、做响品牌。2010年,实施了宝相寺景区北部和西部拆迁改造,投资1.5亿元的宝相寺二期工程全面竣工,拓展了发展空间,景区被确定为全省重点服务业园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宝相宫已建设至30米高度,主体工程预计年内完成,建成后将成为佛教文化旅游又一精品和亮点工程。
规模较大的莲花湖湿地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开放,自五月一日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现正积极申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按照4A级景区标准设计的集休闲观光、餐饮住宿、生态体验于一体的二期工程即将开工。
投资12亿元的大汶河生态旅游度假区已开工建设,将打造长达15.3公里的济宁北部生态旅游长廊。城区东护城河和泉河治理、三座景观大桥的建成通车以及城市道路的拓宽改造,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优化了旅游环境。正在建设的四星级圣泽国际酒店、喜客来大酒店、三星级莲花湖酒店、总督府酒店以及“如家宾馆”等12家快捷酒店,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将极大提高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
运河枢纽催生考古遗址公园亮点
6月11日,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京杭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在汶上县南旺镇正式奠基,再现古运河繁荣景象。
南旺枢纽工程是古运河全线科技含量最高的“心脏工程”,素有运河“水脊”之称,堪称世界古代水利史上的一大范举。
汶上县高度重视南旺枢纽工程的保护、恢复和建设。他们以承办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相关活动为契机,加快大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步伐,精心组织考古发掘工程,对蚂蚱神庙、禅堂、禹王殿等单体进行抢救性维修;建设了中国大运河科技馆和南旺枢纽水工科技馆,全面反映和展现大运河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成为大运河沿线上集考古研究、旅游观光、教育科研于一体的重要旅游景区。该县多措并举,争取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通过国家立项,以“运河文化”为主题,先期投入4000多万元,对在建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大遗址公园首先实施生态修复,对保护区域内美化绿化,开辟沿河道环形游览路线。其次恢复水系,调水入运,展示运河枢纽工程,再现分水壮观场面。投资上千万元建成了占地五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五百平方米的大运河南旺枢纽水工科技馆,通过沙盘、多媒体、三维动画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充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融合运河历史文化,以开放式的格局,将文物史料与高科技巧妙结合,通过物理模型方式,全方位展示古运河曾经的繁荣景象以及南旺枢纽工程的科技含量,力求使观众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大运河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将枢纽工程的昔日风貌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目前已建成并对外开放。
南旺分水枢纽考古遗址公园综合项目的快速开发建设,将使这个千年古镇成为一个集考古、休闲、观光、体验、娱乐为一体的园林式独特公园,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