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6月11日,仪式在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古运河遗址上举行。南旺分水枢纽工程是被文物、水利等领域专家公认的“大运河上科技含量最高”的古代水利工程,随着考古遗址公园的打造,有关“复活”大运河的呼声越来越高。
500年水利工程的 “复活”之路
济宁市汶上县南旺分水枢纽工程是破解京杭大运河“水脊”难题、引汶济运的重要水利工程,被后人誉为“可与都江堰相媲美的治水工程”。
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已列入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去年10月9日向社会公布。为推进遗址公园建设,汶上县先期规划建设了大运河科技馆。该馆将文物史料与高科技结合,通过沙盘、多媒体、三维动画等多种高科技手段,以及给人以身临其境感受的声、光、电科技手法,再现了500年前船只通过南旺枢纽的壮观场景,以及古运河当年的繁荣景象。目前,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工程中加大了古建维修力度,对禹王庙、禅堂、蚂蚱神庙等建筑,进行抢救性维修。随着考古遗址公园的打造,有关“复活”大运河的呼声越来越高。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水利专家李殿魁认为,“复活”大运河还应恢复其全程通航的功能,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条大运河相当于三条单轨铁路的运煤能力。据统计,京杭大运河两岸,仅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四省一市就有两亿吨煤炭运输市场。如果按照“降河减闸”的方案设计济梁运河,复活运河水运,梁山县可以很快成为晋煤南运的大市场。

About the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