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黄金业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泗水泉林是山东省的风景名胜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而这良好的资源却闲置,令人惋惜,笔者更渴望“泉林景区”靓起来……
一是科学定位。泉林景区应定位于工薪阶层、大学生夏令营、文人墨客、家庭游。二是整合旅游资源,泉林景区应纳入曲阜、临沂的旅游总规划之内,重新规划旅游线路,开发曲阜、临沂、峄山、泰山至泉林的旅游线路,延伸泉林景区与泗河水上游、圣都度假村山上游和农家宴的旅游路线。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以电视媒体为主,加大宣传泉林的力度,可在327国道济宁至临沂线路设泉林旅游标志,制作精美的宣传册。四是加强管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提高素质,规范服务标准,力争向正规的旅游景点靠近。五是对泉水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开发泉水营养饮料项目。
泉林景区应以“泉”为主线,突出“泉”的灵气,借助御碑,增加泉林的名把泉林打造成即有古香古色,又具现代化气息的新旅游景点:
改造泉池,让“泉”活起来。泉也建设可参照济南趵突泉的特点,做一些凉亭、假山等,泉内放养各种观赏鱼,尽量让泉水接近游人,以使人与水、鱼共乐。最好是“一泉一池一景一鱼”,避免单调。基本的标准是:一要干净、透明;二要雅致,休闲。力争成为“天下第二泉”,打造“泗水趵突泉”的品牌。
修整路面,主路面与东西各景区路面应避免雷同,主路可用水泥、花岗岩石(部分用彩色水泥),形成图案,两侧小路可用鹅卵石等形成各种式样的具有足疗功能的石路;路的两侧可用假松树皮做出的造型,也可做些别致的石礅或石雕。
用心构建湖景,西侧湖区可参照大城市的水上乐园标准建设,东侧湖区建设应力示休闲,湖内栽种荷花,放养金鱼、红鳟鱼;设凉亭,湖边设垂钓园,东侧湖区的东侧有“潭”,可在“潭”上做文章。
整合绿地,改造现有的杂树,种植银杏树,打造银杏树的品牌,挖掘吉祥长寿文化之树的故事,大门内侧尽可能栽种草坪,内设花坛,摆出图案。
修缮碑文,应把石碑用围栏围起来,前后有绿地,草坪,凉亭,以便游人留影,作为景点。
御碑东侧的假山,可建百鸟园,上山路可设石梯,设扶栏,御碑后侧向北延伸,有偌大空地,泉水流经之处,可挖掘成池做游泳馆,馆内两侧做品茶室、娱乐室,再向两侧延伸,可建一些别致的房屋,可做具有国外风情的家庭类的休闲小屋。
装修大门,粉饰一新,全部院墙应改造成具有古代气息的墙壁,与孔孟文化相辉映。以石船为依托,建设泉林博物馆。
大力开发饮食业,增加收入。开发红鳟鱼特色,泗水特色花生,地瓜等品牌。
泉林景区有近临327国道和日东高速公路的位置优势,又有各种物品价格偏低、人力成本较低的价位优势,加之西有国际文化名城曲阜,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因此,比较适宜工薪阶层消费。笔者相信通过各界的用心、重视和努力,“泉林景区”一定会靓起来,而且会成为我们济宁一个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