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2011年大年初一是行大运的好日子,据说在今天出来走一圈好运将从年头至年尾都伴随着你。在青秀山脚下刚对外开放不久的孔庙成为了南宁市民又多了一处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据了解,南宁孔庙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初址位于仓西门外沙市(今向阳百货商场附近),至民国时期,历经3次迁建和30多次维修,见证了南宁这座古城近千年的历史沧桑和文化变迁。新迁建的南宁孔庙坐落在旖旎的邕江之畔,秀美的青秀山脚下,占地面积约46亩,建筑面积超过3500平方米。
记者约上午11点左右前往孔庙,从南宁大桥下至孔庙约三公里的路程车辆行驶缓慢,游人如梭,原本三分钟可到的孔庙竟然在路上堵了近四十分钟,可以想像去孔庙祭拜的市民有多少。
在进入孔庙正厅后记者身后的大门随即关闭,原来,来祭拜的市民太多,占地约46亩的孔庙也无法承受众多的游人,只好分批进入。从棂星门、状元门、状元桥、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等地无处不看到游客的身影。仰望大成殿,均采用上好的木料和石材建成,无一钉铆,殿前有8根高5米,直径1米的透雕龙柱,精雕细琢的五爪金龙盘柱而上,造型栩栩如生;殿内的8根红木大柱一根到顶,高13米,直径0.8米一人合抱不拢,为世界孔庙罕见。
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的帝王坐像和颜回、孔伋、曾参、孟子的四配坐像。其中,受祭拜最多的孔子帝王坐像为黄铜塑身,高3.8米,表现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圣人气度。
大成殿后的崇圣祠保持着明清建筑的风格,其檩柱椽梁、一砖一瓦皆是文物。崇圣祠中展示着木雕的唐代吴道子所画的孔子行教图,以及50幅孔子圣迹图壁画。红陶制成的圣迹图不仅再现了孔子的人生轨迹,同时也展示了南宁红陶艺术的精美。
记者从孔庙出来,最大感慨便是年假日期间游人扎堆对旅游环境造成的破坏。据说通往大成殿前的雕龙阶梯可带来好运,于是千人上前踩踏;据说殿前祭拜可保人心想事成,于是万人把香当柴烧;据说孔子像可佑人事业进步,于是众人哪管你给不给照相都劈里叭拉一阵乱照,小部分人还偷着挤出进去与孔子来个“亲密接触”。工作人员温馨提示游客文明参观,毕竟,人流过于集中而旅游资源也着实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