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蛐蛐)又叫“百日虫”,顾名思义,通常只有100天左右的生长期。每年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11月中下旬,开始过冬。所以,玩蟋蟀的时间,是从每年7月份开始,中秋节左右进入高峰,到11月份就逐步开始走向尾声了。 蛐蛐的品质一要听鸣叫,二要看个头,个大头圆、颜色纯正、声音洪亮的蛐蛐一般都骁勇善战,但也最不好抓。为了抓住一只勇猛的蛐蛐,一般需要四五个人慢慢合围,而且追出去个两三公里也很正常。
宁阳斗蟋自古有名。斗蟋之事兴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朝。自古誉为“天下斗蟋第一虫”,历代被奉为皇宫贡品。宁阳斗蟋以个头大、性情烈、弹跳力强、善斗、凶狠而驰名中外,品种繁多,有青、黄、紫、红、黑、白等6大类260多个品种,载入古谱的名贵品种有大黑青牙、蟹壳青、青麻头、铁头青背、琥珀青、黑头金赤、紫黄等。光绪占9只。斗蟋名著《功虫录》中曾有宁阳 斗蟋黄麻头战败上海梅花翅而获得“赐宫花披红巡各殿”且献蟋者朱钲抚获赐赤金百两的记载。《斗蟋随笔》更是如数家珍:自光绪21年至1940年,全国蟋蟀悍将26个,山东占17个,其中宁阳就有9 个。
宁阳县特别是泗店镇一带属钙质褐土区,酸碱适度;地下水资源丰富,宁阳沟,光河,赵玉河横贯南北,气候适宜,湿度相当;土地肥沃,五谷齐全,食料众多,营养丰富;更有北依东岳泰山之大气,南接孔子故里曲阜之灵气,西望水泊梁山之豪气,东纳神童山之神气,如此诸多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宁阳县尤其泗店镇和相邻的兖州漕河乡等成为名虫生息、繁衍、养成的风水宝地。其中青黄柴3大类品种就有近100平方公里。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宁阳县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蟋蟀市场,港澳报章称之为“蟋蟀王国”,“蟋蟀之乡”,英国《独立报》则誉为“斗蟋圣地”。
丰富的资源,名贵的品种,吸收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香港,澳门和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内外许许多多蟋蟀行家和爱好者云集宁阳,又是挖掘,又是交易,四面八方人,东西南北腔。长达5里多的蟋蟀市场,如同一块强大的磁铁,吸引了前来交易者达10万人之众。每年秋季6点到11点,买卖摊点有660个,年蟋蟀交易额数千万元以上。
记得小的时候和同学在一起晚上去捉蛐蛐然后在一起斗,想想那只是而是娱乐的一种方式罢了,没有想到现在竟然成了一种产业,很早的时候就想去看一看蟋蟀市场,看看这种北方到处可见的小虫所产生的如此大的魅力究竟何在,九月的一天,约好朋友骑自行车进行了蟋蟀之乡兖州漕河、宁阳泗店、宁阳县城一日骑游。
早上7点钟吃完早饭由兖州出发沿104省道向目的地骑行,初秋的早上,轻雾、微风感觉地确实不错。
第一站兖州漕河镇
大约骑行四十分钟来到了位于兖州市北部的漕河镇,漕河镇北与宁阳县泗店镇交界,历史悠久,系罗敷故里,是传说中八仙之一曹国舅修仙之地。得天独厚的漕河斗蟋蟀资源因其品种广、数量多、个头大、凶悍好斗而闻名天下,明清时期为皇室贡品,并深受国内蟋蟀爱好者的青睐。因此漕河被称为“蟋蟀王国”、“斗蟋圣地”,漕河镇被称为“江北斗蟋第一镇”。
蟋蟀市场
买卖蟋蟀的小摊
熙熙攘攘的人群
来自各地收购者在挑选小虫
这些小瓷罐每个里面都有一个小虫,放在小桌上等待挑选,一般能看上眼的出价两到三元,用专用的草斗一斗,看一看牙口 ,发现好的就多看一看,另外还要看个头大小,也有重量之分
离开漕河继续骑行北上没有多久便进入了泰安宁阳地界
田野里不知名的鸟
现在看来环境是有所改善了,或者是因为枪支管制的原因,原来很少见的鸟类越来越多了
河里的白鹭
白鹭又称鹭鸶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古人对它的赞美早让其中国人心中诗情画意的一部分。白鹭天生丽质,身体修长,它们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长,脚趾也是如此,他们全身批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
路遇乡村婚礼
第二站宁阳泗店镇
北上骑行大约七、八公里就到了宁阳县泗店镇,一路上每个村头都有大小规模不等的蟋蟀市场,泗店镇摊位更多一些
蟋蟀之乡的特色
坐镇的收购者
[NextPage]
卖者
提着头一天晚上捉到的小虫,每一个每一个小摊上串,也希望能卖个好的价钱,每年的八、九、十三个月大约能有三千元的收入,如果有好运捉到或者收到品相好的虫,收入还能高
捉蟋蟀的车辆,很多的人们在这个季节里聚集在一起,晚上一起行动去玉米田里捉蟋蟀,白天集中起来到集市上卖,这也属于集团化作业吧
这只小虫开价要三百,买家很感兴趣
小虫的食物
捉虫养虫斗虫不可少的工具
小虫吃饭的餐具
养虫斗虫的小罐罐
用来运输小虫的瓷罐
镇上的菜市场
第三站宁阳县城
骑车继续北上,大约七、八公里就到了宁阳县城,城市不是很大,但是感觉很繁华,正好赶上中华斗蟋蟀大赛,街上到处都是与大赛有关的条幅
街头
斗蟋蟀大赛的会场
宁阳博物馆—文庙
文庙里的石雕
池里鱼和龟
文庙大殿
斗角
守望
大殿里的先师塑像
透过大成门里的大成殿
、
公园一景
公园里下棋的老人
广场上的小喷泉
戏水的小孩
老人和孩子
公园景色
回家的路林荫大道
路拍-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