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闲暇,与上海的几位文友来到了历史文化名城曲阜,也许是周末的缘故吧,孔庙人头攒动,孔府摩肩接踵,尊孔仰圣者络绎不绝,如进入这个南腔北调、肤色各异,长蛇阵般的参观队伍中,走近孔子的雅兴将荡然无存,何去何从?导游志愿者向我们推荐曲阜的新景点廖河。这确是个美丽的地方,廖河在三孔之南与孔庙相呼应,大成路、大成桥连接了孔庙与廖河,沿河的古色古香穿越了时空,河边的垂柳挑逗着闪烁的涟漪,野鸭游弋,小鸟歌唱,如入仙境般的享受和惬意油然而生,使人一下子放松了心情,融入自然,曲阜竟然还有如此美的地方!
这里原是一条水沟,古称廖沟,是沂河支流,属季节性山洪河道,时常断流。2012年,曲阜为了导污截流,兴修水利,助推旅游,才规划开凿了这条河。境内河长16.7公里,平均宽50米,最宽处称为廖河湖,宽约200米,廖河改善了曲阜的生态环境,营造了秀美的湿地景观。世界的曲阜,唯一的廖河。
朋友们触景生情,那为什么叫廖河,孔子的弟子中有没有姓廖的?“没有”。那就杜撰个吧,子路的岳母廖氏曾在此浣纱,朋友们一片笑声。
我看不如称蓼河为好,河水清澈,河边生长着睡莲、蒲草、红蓼等水生植物。不同意见者马上驳了过去,“蓼儿洼”?人们马上会联想到梁山好汉。东文西武啊,导游不是说了吗,唯一的廖河,我看更应叫寥河,寥若晨星。又有人插嘴说,早上的星星只是稀,也不唯一啊?不能彰显廖河的唯一性,月亮唯一但月河太多了。大家边游边说,谈笑风生。
廊桥上下游客并不多,游人多是当地闲暇之人,有的带着孩子,扶着老人,在享受这里的静谧和自然风光。河边翩翩起舞的俊男倩女,也为廖河增添了美色。
有人习惯的把廖河称为江北秦淮,其实,秦淮河哪有这么美,更少了廖河气贯长虹的大度,相反,秦淮河少了曲阜元素,就没了灵气。南京人习惯地把秦淮河称为夫子庙,哪位夫子?当然是孔夫子了。尽管这里已没有了孔庙。秦淮河最火爆的旅游景点是李香君故居,何来李香君,当然是《桃花扇》的主人公,这个由孔子的64代孙孔尚任在曲阜石门山上塑造的一个风流女子。如果李香君知道曲阜的廖河会这样美,肯定会回到她的真正的故居,依偎在孔尚任的身旁。
廖河这么美,这么大气,应该有更丰富的文化底蕴,才更有生命力。曲阜这文化积淀丰厚的地方,还愁找不到历史文化的瓷片。其实,对景点的历史文化考证,不一定这么较真那么苛刻,有历史遗存遗迹为好,如没有,可翻下史书,也不要特别强调正史与野史,真的没有就从小说和传说中找答案。有人插话:那就成了聊河了,聊天之河。
我看应该叫缭河,把三孔与与廖河缭联起来才有生气,才能吸引游客。那怎么个缭法,又不是缝补衣服。其实廖河与三孔的缭联,比缝补衣服还简单:比如这个古楼可打造成孔府家宴的膳房和宴会厅,把孔庙象形的银质餐具复制过来,连菜谱、服务人员都仿清乾隆时期的样子,让游客在消费中享受到历史文化的恩赐。
再则,在廖河边的仿古建筑群中,选择一个婚庆场所,把孔令贻的结婚仪式复制后,打造一个婚庆品牌,接纳全国的有情人在此举办婚礼,会比在罗马教堂举行婚礼的人还要多。
还有孔府的衙门、孔府的诗书画印的收藏,都可以复制后在廖河边,给游人一个接触儒家的空间。的确,廖河太美了,这么美的地方怎能一个廖字了得,廖河是篇大文章。公元前秦人送水,一条洙河为孔家带来了世代繁荣,而今,曲阜开挖了廖河,这条气势恢宏的河流,将为曲阜和曲阜的人民带来取之不竭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