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去峄山看桃花,让我浮想联翩。那一抹姹紫嫣红,曾经濡染亮丽了我烂漫的少年情怀。小时候,家乡的山坳里,星星点点布满了大片大片的桃林。清明前后,桃树园里,一朵一朵的花开了,一树一树的花红了,粉的像霞,红的似火,整个山坳,俨然天边飘落的云彩,花团锦簇,云蒸霞蔚。桃花源里可耕田,桃林间,耕牛犁地,农人如织;桃树下,我和一群小伙伴追风奔跑,徜徉花海——累了,倦了,仰面躺在松软的泥土上,我看见高远的蓝天一碧如洗,阳光透过花枝间的空隙照射下来,花影婆娑,桃之夭夭,暖暖的风吹过来,摇落一地花瓣,落英缤纷,洒在脸上,落进脖颈里,痒痒的,湿湿的,轻抚着肌肤,花香和着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飘进我的梦境:一群追风少年在桃花丛中飞翔,飞出桃林,飞向湛蓝的天空。
可惜,好花不常开,实行生产责任制的那年,一些人追求眼前的利益,砍伐了桃林。山坳里,那一片飞落的红霞不见了;嫣红褪尽,也黯淡了一个玲珑少年的追风梦。
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开得如这样遍布山野、开得如此轰轰烈烈的桃林,偶尔只在公园或是农家小院里看见探出墙外的三两枝桃花。在我的潜意识里,却会常常不由地想起那一片偌大的桃林,想起山坳里那铺天盖地的姹紫嫣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从追风少年跨入不惑的年龄,才蓦然发现:在我的灵性深处,始终盛开着一掬妍丽的桃花,一掬一刻也不曾凋零的桃花。
走进峄山,桃花源展示了山的另一种美丽。空山幽谷,流水淙淙,是一处隔断尘世浮华、静心禅思的桃源仙境。片刻的沉静足以修持性灵,愉悦身心。我仿佛回到了儿时的那片山坳,山谷里、陡坡上、石罅间、山泉边,一朵朵,一树树,开得恬静、淡雅、芬芳四溢。
峄山原产孤桐,一场通天大火后绝迹,清雍正年间邹县县令王尔鉴为弥补峄阳孤桐毁灭的缺憾,别出心裁地让人们把桃核包在泥团里,向涧谷弹射,翌年春天,长出许多桃树,三五年后已是花开满山,春风吹过,花瓣飘扬出“峄山红雨”奇观。王尔鉴兴奋异常,挥毫写出了传诵至今的《峄山种桃》绝句:“天半峄峰簇锦霞,孤桐老后补桃花。沃根不用人间水,红雨春风到万家。”好一个王尔鉴,这位“十天案子七天断,留下三天逛峄山”的县官,还有着诗人般的浪漫情怀。
像儿时一样,在这个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我又一次仰卧在万花丛中,如果不能成为千古奇绝的峄阳孤桐,索性做一掬桃花,在这寂静的山涧,悄然独放。
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开得如这样遍布山野、开得如此轰轰烈烈的桃林,偶尔只在公园或是农家小院里看见探出墙外的三两枝桃花。在我的潜意识里,却会常常不由地想起那一片偌大的桃林,想起山坳里那铺天盖地的姹紫嫣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从追风少年跨入不惑的年龄,才蓦然发现:在我的灵性深处,始终盛开着一掬妍丽的桃花,一掬一刻也不曾凋零的桃花。
走进峄山,桃花源展示了山的另一种美丽。空山幽谷,流水淙淙,是一处隔断尘世浮华、静心禅思的桃源仙境。片刻的沉静足以修持性灵,愉悦身心。我仿佛回到了儿时的那片山坳,山谷里、陡坡上、石罅间、山泉边,一朵朵,一树树,开得恬静、淡雅、芬芳四溢。
峄山原产孤桐,一场通天大火后绝迹,清雍正年间邹县县令王尔鉴为弥补峄阳孤桐毁灭的缺憾,别出心裁地让人们把桃核包在泥团里,向涧谷弹射,翌年春天,长出许多桃树,三五年后已是花开满山,春风吹过,花瓣飘扬出“峄山红雨”奇观。王尔鉴兴奋异常,挥毫写出了传诵至今的《峄山种桃》绝句:“天半峄峰簇锦霞,孤桐老后补桃花。沃根不用人间水,红雨春风到万家。”好一个王尔鉴,这位“十天案子七天断,留下三天逛峄山”的县官,还有着诗人般的浪漫情怀。
像儿时一样,在这个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我又一次仰卧在万花丛中,如果不能成为千古奇绝的峄阳孤桐,索性做一掬桃花,在这寂静的山涧,悄然独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