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曲阜讯(通讯员 李宾)近年来,王庄镇着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镇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拉网式”收集整理,重点对纸坊村桑皮纸制作工艺、褚家村熏豆腐制作工艺等项目进行了非遗申报。纸坊村桑皮纸制作工艺项目于2010年8月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部分高校把这里定为大学生实习基地。 纸坊桑皮纸制作,相传始于宋朝,至明清两代已有相当规模;清乾隆年间造纸户已经发展到三百余家。至光绪年间达到顶盛时期,造纸户号称千家。进入民国年间,纸坊桑皮纸捞制业有盛无衰。据民国23年统计,有造纸户520余家,年产量500万刀(每刀100张),产值20万元(银元)以上。
桑皮纸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及其制品,除了具备传承保护使用价值外,还具有极其重要的观赏价值,对开发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王庄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于2012年提出创建“千年纸坊文化部落”项目。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120亩,分两期实施,计划2014年前完成。届时,将全方位、多角度向游客展示桑皮纸制作的复杂工艺流程。
据悉,纸坊村桑皮纸制作涵盖砍条、剥皮、凉晒、去杂、捆扎、浸泡、灰桑皮、倒装、蒸制、碾压、去鳞、化瓤、翻瓤、淘瓤、印瓤、挑拣、搓碓、打饼、切瓤、撞瓤、匀瓤、打旋、沉淀、刹沫、送背头、捞纸、下纸、压纸、踩纸、元纸、晒纸、行纸、揭纸、查纸、捆纸等36道工序。
目前,纸坊村桑皮纸制作工艺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